<
y9h9小说网 > > 滑雪后我成了大佬 > 滑雪后我成了大佬 第439节
    董维也急了,大声说:“你们都是新手,滑不好正常,自己找感觉啊,别乱来。”

    然而“快班”的孩子们整体表现还是非常地差强人意。

    胆量过大,或者过小是一回事儿,最致命的还是那必定变形的姿势。

    当最后一个“快班”的小队员滑完,叶玺突然回头去看余乐。

    那么目光中好像都是竞争,又好像都不是,深邃的闪烁着智慧,余乐瞬间就看懂了叶玺无法说出口的话语。

    对叶玺微笑,继而转头看向身后的孩子们,说:“奥尔顿教练已经说过了,动作的标准是重点,你们滑下来的时候,不用太快,关键还是动作上的标准。”

    “这个我们没学过……”

    “没关系,尝试一下而已,保持姿势,找好落点,多一个下压的动作就好。”

    “嗯。”

    小队员们到了坡顶出发,余乐、白一鸣和王云龙留在了后面。

    吴琳当先出发,纤薄的身体压出最标准的线条,无论是平路滑行,还是左右回转,从后背看脊背都始终如一,不错!

    到了波浪路段,她不得不降低了速度,但又很好地利用了双腿的力量,跳上一个个波峰,勉强滑过了整个波浪路段。

    自然算不上好。

    但是和“快班”那些小队员比,竟然也不算差。

    要知道这些孩子可是提前训练了十来天,但在“慢班”面前,竟然没有明显优势。

    这就……耐人寻味了。

    旁观的教练员们都沉默着观察,迫不及待地看向下一个出发的队员。

    后面再滑的小队员虽然没有吴琳好,但一个个的小脊背都弓的很漂亮,身体维持着最标准的姿势,哪怕扑倒在谷底,也没有让他们的动作散掉。

    如果说,小队员们的表现还看不出差距,当余乐开始滑后,叶玺的脸色就变了。

    余乐自然不害怕速度失控。

    他的控雪技巧可是经过国际赛场的认证,可以说全世界,比他强的没有几个了。

    因而余乐一出发,就放开了速度,轻轻松松的就滑到了波浪路段。

    他的身体像张弓一样绷着,双腿就就仿佛那射出的弓箭,“嗡”声飞出,弓弦震颤,但弓却巍峨不动,扎实地积蓄出下一轮的力量。

    标准的姿势,就像每次复盘总结的时候,贺川教练不断敲打在屏幕上,点出来的那些身影。

    叶玺的脑海里响起贺川的声音:“看见了吗?看见人家的稳定性没有,我说过多少次了,控制好自己的身体,不要晃,不要晃,为什么你们就是听不进去?!”

    叶玺突然的就有点窒息。

    看着余乐从眼前这般滑过,看着白一鸣也是这般的从眼前滑过,过去的一幕幕在眼前重演,反反复复地告诉他,就是这样,就应该是这样。

    但是,为什么呢?

    他也一直在练啊,贺川教练也一直在强调基础动作的重要性,他每次滑到这里也会努力地将身体往下压,保证上半身的平稳。

    这个部分,他足足地训练了一年,现在,甚至未来估计都要一直训练,才能够保持这个程度。

    余乐和白一鸣是怎么做到的?

    他们才练多久,为什么就可以达到他一年的程度,难道真是普通人和天才的差距?

    “啧,倒也像模像样。”董维在一旁酸唧唧地嘀咕了一句,“不过这运动又不是动作标准就一定能赢,最后还不是要看速度。”

    说完,董维胸口挺直一点,“余乐滑坡面障碍技巧的时候,不也和其他人不一样,关键还是看你够不够厉害,输了比赛叫活该,赢了比赛叫特色,你说是不是。”

    叶玺:“……”

    沉吟几秒,说:“用成绩获得话语权,余乐那样的全世界有几个?”

    董维不说话了。

    全世界,还真就没几个。

    余乐和白一鸣轻盈滑过后,“慢班”就剩下王云龙。

    一时间所有的目光都落在了他的身上。

    作为老队员的代表,王云龙重新练一遍基础,会不会更有效果,这是每一个人都想要知道的答案。

    穿着紧身滑雪服的男人,猿背蜂腰,倒三角的身材将滑雪服绷出彪悍的线条,从山顶滑下来的模样就像一头下山的猛虎,呼啸而过的时候甚至有狂风卷起雪浪。

    他过波浪路段的模样又不一样,依旧很强悍,每一次飞跃都极具有力量感,简直让人担心他脚下的道具能不能承担他的重量。

    在其他人都被他凶猛的姿态吸引的时候,却有一小部人将目光放在他的背上。

    平稳,顺滑,每次飞跃山峰,脊背的最高处都能在半空中划出圆润的线条,就像被看不见的模具固定着,具有最小的风阻。

    王云龙作为老队员,身上也有着各种各样的小毛病,有些地方贺川看出来了,却始终找不到正确的法子纠正,有些甚至都看不出来。

    王云龙是柴明在障碍追逐项目里安排的一张“底牌”,有着其独特的作用,但如果他不能晋级到更高的赛场,“底牌”就变成了“废牌”。

    加上恢复性训练的时间,40天过去,王云龙在外教的指点下,好像没有变,又好像变了很多,原本艰涩的地方看不见了,这个波浪赛段的表现,当真是如丝般的顺滑啊~

    柴明问贺川:“看着怎么样?”

    贺川沉默许久,然后说道:“我以后跟紧点儿,找不到队员的毛病,就是我教练的问题,我对不起他们。”

    柴明动容,拍了拍贺川的后背:“从零开始,都不容易,这滋味我懂。”

    两组滑完,在坡底集合,奥尔顿对这次“快班”的表现不满意,蓝色的眸子里透着几分忧郁,说:“回去后我会给你们每个人发一段你们自己的视频,对照一下,有什么想法的可以来找我。”

    余乐翻译结束,叶玺第一时间开口:“能问问教练,能不能别再分成两个组,我觉得在一起训练挺好的。”

    没等余乐说话,董维还有其他队员先不乐意。

    “我觉得两个组挺好的啊,咱们都练了那么长时间了,没必要和新队员一起练吧?”

    “就是,我在雪丘道上的弱点很明显,现在特别想要去练那个部分。”

    “对,我主要还是速度的控制上,贺教都说我需要走出自己的舒适区,加上休假,我都四个月没好好滑过了。”

    “别合组了,我看之前那样就挺好。”

    叶玺的眼皮薄,像刀锋一样流畅地划出,再在眼尾出往上一扬。他眸子的颜色很黑,但偏小,所以当他不笑不说话看着人的时候,眼神有种莫名的凶狠,像是孤冷的猎食者,冰冷机制。

    说话声渐渐小了起来。

    毫无疑问,他很不满大家的发言。

    “还没看出来吗?”叶玺沉声说,“我们已经错过了很多细节上的东西,不要以为自己滑了一年有多了不起,还想继续错下去,你们尽管往前冲。”

    叶玺说话向来这个调调儿,高傲的好像随时随地在教训别人,每个字都有棱有角,都是自负。

    然而老队员们还真就吃这一套,没人说话了。

    柴明眉梢一扬,眼底有了一些笑意。

    余乐被叶玺看着,微笑向奥尔顿说了两队合并的希望。

    奥尔顿有点意外:“分成两个队的原因是尝试更多的可能,并不是谁好谁更差,如果想要换组随时可以告诉我,当然维持原本的节奏也没有问题。”

    然而当叶玺决定回去继续抓基础的时候,老队员们虽然不高兴,但还是跟着他走了。年幼的队员一看,谁还敢留在“快班”,全部乖乖回到了“慢班”。

    奥尔顿扶额。

    路未方嘀咕一句:“分了个寂寞。”

    余乐被逗笑,去看叶玺。

    叶玺的眼眸微微的眯着,环胸而立的姿势配上他微微扬高的下巴,透出一股子不可一世的气息。

    他偏着身子,靠近余乐,小声地说:“我也不是傻子,想要偷偷超过我们,没那么容易。”

    余乐:“……”

    我不是我没有你别瞎说!!

    然后吧,本来都已经准备练速度的队伍,又跑回来练波浪,老奥一个人带29名运动员,说的口干舌燥,训练速度整个都慢了下来。

    董维等人虽然还是很不喜欢基础训练,在叶玺的镇压下也只能不满的嘀咕嘀咕,在波浪这里足足卡了15天。

    老奥原本就是带基础训练的,抓基础上的东西可以说是到了吹毛求疵的强迫症程度。

    再加上无论是叶玺,还是余乐、白一鸣超高的配合度,老奥是越抓毛病越多,毛病越多他就越爽,越爽暴露出来的东西都越多。

    就连叶玺都承认老奥拿出了太多他们以前忽略的细节,贺川教练和老奥比实在是差的太远了。

    柴明看见成果,连道了三个好。

    “好好好。”

    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让这磨人的小妖精们,把这位外国来的教练,给掏空吧。

    嘿嘿嘿~

    ……

    六月份的时候,滑雪馆的生意极好,迎来了营业旺季。

    馆长搓着手和柴明聊了一下,表示地主家也没余粮了……

    柴明:“……”

    当天晚上,柴明让余乐、白一鸣和叶玺晚饭后到会议室一趟。

    到了地方,教练们早已经就坐,他们每人拿到了一个表格,一眼扫过,所有选训队员的名字都打印在表格上,同时还有“态度”、“理解力”、“体能”、“基础”等等。

    路未方说:“打个分,五分满分,慎重一点,这关系到这些孩子们的去留。”

    余乐表情凝重:“会的。”

    是了,到底是选训,和谐只是表象,竞争无时无刻不在,每一天训练,每一次的滑行,都有不知道多少双的眼睛盯着,随后在这张纸上变成冰冰冷冷的数字。

    余乐不想考虑人情,也不考虑哪些孩子更乖巧,只是按照他训练时候看见的真实情况落下分数,甚至显得有些冰冷无情。

    他必须对每个人负责,对自由式滑雪队负责。

    因而,在“态度”这一栏,障碍追逐的老队员,除了王云龙以外,包括叶玺在内的所有人,他都只给了“3分”。

    一个勉勉强强的及格分。

    “余乐?”叶玺看见了,面色剧变,满脸的不可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