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9h9小说网 > 穿越小说 > 满朝奸佞,你让我做千古贤相 > 22.第22章 一刀不偏
    翌日,王晋一觉睡到日上三竿。

    揉了揉有些发胀的后脑壳,王晋看着透过红木雕花的格窗,洒进来的明艳艳的阳光,有些懵懂。

    应该是魏永年怕他睡不安稳,瞎鼓捣的药膳有助眠的作用。

    王晋还有些懒洋洋的,而后看到桌面上的奏折,几不可察的叹了口气。

    在家摸鱼,该干的活还是得干。

    随即,王晋被奏疏上的内容气得差点牵扯到伤口,要是他人在朝堂,肯定已经指着赵高的鼻子怼他了。

    这个赵高!居然想给女皇选妃!

    一个高俅才想着把女皇嫁出去,又来一个想给女皇塞男人的,王晋感觉自己要是年纪再大些再穿来,肯定要被他们气得脑溢血。

    赢月瑶虽然是长公主,可是她才十五岁!还未及笄,连长公主府都没有,就塞一大把男人给她?

    这些老东西的脑子里到底都装了些什么玩意儿。

    不过赢月瑶倒是个惯会拿他当挡箭牌的,居然以“丞相经父皇托孤,终身大事还需相父做决定”为由,给他们驳回了。

    王晋一时不知道该哭还是该笑。

    虽然赢月瑶很聪明的保护了自己没错,但是这刀子一刀不偏的全往他后背上扎啊。

    这下那帮老东西应该更恨他入骨了,不仅会在暗中盼望着王晋这次直接断气,还有可能派更多的杀手来搞他。

    这个奏疏是王晋阵营的小官写的,王晋随手翻了翻别的,大体上都是些小事,基本上都是那些家伙在你来我往的政治battle,没什么好看的。

    直到他发现一个奢华版的纯金色奏疏。

    这居然是女皇赢月瑶给他写的。

    王晋刚想打开看看,就有小厮来传信,说是司马懿的拜帖和人一起来了。

    王晋挑眉,看来是司马懿知道消息后,一刻也坐不住了,连先互换拜帖的环节都省了,直接人带着拜帖来了。

    王晋把女皇的奏疏收起来,而后随手把其余的奏疏扫到一边,让小厮直接把司马懿带到他的卧房。

    虽然对人有点不太尊重,但是王晋身上有伤,当然是能少动最好少动几下。

    司马懿来时,魏太医刚给王晋换好药。

    司马懿首先看到的,就是榻前满地染血的细布。

    塌上的王晋斜倚着,敞开的衣襟把胸前刚刚包扎好的细布露了出来,眉目之间依然是他记忆中的温润和矜贵。

    寻常人家的榻边,都会只放一个很小的小桌,只会在上面随手放些小玩意儿,王晋的榻边,却是放了很大的一张桌案,上面还有笔墨和奏疏。应该是身上的伤行动太过不便,就在塌边看些文书。

    司马懿忽然想起来三年前,这人还未发疯的时候。

    他们都曾是心怀天下,愿为国家鞠躬尽瘁的人。

    只不过王晋因为陆琬的事情,彻底的变成了一个疯子,越走越偏,让司马懿越来越看不懂他。

    可是若是真的仔细回想,王晋从未滥杀无辜,他杀的都是要么臭名昭著、要么罪无可赦的该死之人,他也从未做出任何损害国计和民生的事。

    司马懿一时无言。

    王晋看出了他的复杂思绪,不过并不打算挑明,司马懿是聪明人,很多事情并不需要明说。

    “御史大人,坐。”

    司马懿坐在桌案边,看着王晋依然有些苍白的脸色,欲言又止,

    王晋轻笑,直截了当道:

    “乔七七的事情,赵高瞒得很好,我都查了快三天。”

    果然,此话一出,司马懿的脸色登时就凝重了。

    王晋在心里暗暗感慨了一声,真是个愚蠢的老父亲,随即继续说道:

    “最好的办法还是和赵成宥和离,不过赵高和赵成宥显然不会轻易同意。”

    司马懿斟酌了一下:

    “那……我去西北苍林城赈灾,回来以此向女皇讨一道圣旨,如何?”

    王晋挑眉,有一瞬间差点没忍住怼他,但是还是站在他的角度为他思考了一下:

    “等你从苍林城回来,乔七七不知道又要熬多久,而且你就算是想去,也只能私下里给女皇上奏,还不能用国库,只能你自己拿钱去赈灾。”

    若是当朝直接挑明,朝野肯定会震动,一个大旱三年之地直到今日也不敢上报,只能说赵匡胤胆子真不小。直直的戳穿这件事,就是在给赵匡胤的阵营下战书,那司马懿此行肯定会凶险不少。

    而现在国库又很空虚,女皇年龄尚小,也没什么钱,旱情可以说是最需要砸钱的,因为既要安抚民众,开仓放粮,又要考虑兴修水利,避免再次连年大旱,很可能还需要从别处购入种子、农具、牲畜等。

    这开销只能司马懿自己掏。

    “钱财倒是小事,此事关乎民生……”司马懿顿了下,又补充,“还有我的养女。”

    王晋点头,“那你便放心去吧,乔七七那边,我会派人盯着些,如果他们做的实在过分,我会用别的手段,让他们和离。”

    司马懿直视着王晋淡然的眼,似乎有些激动,毕竟他们这几个里面,就王晋手最毒,下手最果断狠厉,他要是说用别的手段,那乖女儿和离的事情根本不用司马懿担心了,

    “多谢……君清,你身上的伤……”

    王晋浅笑,“昨日被陛下召进宫,还没见到陛下,先被魏忠贤派人捅了一剑。”

    司马懿有一瞬间的怔愣,似乎不敢相信一个太监,会刺杀当朝相邦。

    “仲达,咱们往后要走的路,还有好长呢。”王晋没有称呼他为御史大人,而是唤了他的字,就像之前一样。

    司马懿看着王晋有些无奈的笑,眸光坚定:

    “大秦,终有太平盛世的那一天。”

    送走司马懿,王晋却陷入了深思。

    有一个让他百思不得其解的疑问。

    为何原身明明“奸相”之称传遍了大秦,同阵营的,却都是些可以说一心为国的人?

    司马懿忧心天下与民生无疑,而董卓和曹操,根据暗卫带回来的消息来看,他们二人只是政见不合,但是立场却是出奇的一致。

    就拿三年前那场战役来说,董卓和曹操当时在朝堂上就吵得不可开交,但是争吵的内容却是,一个认为需要派轻骑兵打头阵,另一个则坚持用步兵,而且还要迅速的挑选并整合出一队适合水上战役的水军。

    但是他俩逐渐从政治辩论上升到人身攻击,董卓说曹操读书读傻了,就会死跟着兵书走;曹操怼董卓只会打仗没有脑子,尽是些匹夫之勇。

    但是不管怎么样,他们二人从未提过退缩,虽然意见不合,却都在为国家考虑。

    不像隔壁的高俅、赵高、秦桧、和珅等人,只想着怎么避战,连送人家多少钱、割给他们多少地都商量好了。

    原身能和这样的司马懿、董卓、曹操为伍,按理来说也不应该是个大奸大恶之人啊,那“奸相”之称传开后没有丝毫洗白的迹象,又是为何?

    王晋揉着脑壳,想知道个中缘由,却没办法派暗卫去查。

    真是让人头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