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9h9小说网 > > 重振大明 > 第189节
    在杀进巡抚衙门,把杨鹤及其家人拿下之后,高迎祥就闻报其他那些官员都不在自己家中。这也难不倒他,他立刻把玉及离等人的家仆给提了来盘问。在一把钢刀架到脖子上后,那些人可不敢隐瞒,几下就把几名大人的去向说了出来。

    “看着他们。”将杨鹤等人丢给了下属看守之后,高迎祥带着其他人直往西安城的繁华西市奔去,那里的珍珠阁就是那些大人们欢聚的所在了。看着他们旋风般杀出,刚刚才从震惊中走出来的杨鹤面如死灰,他知道这一次自己真的完了,即便高迎祥不杀自己,朝廷也不可能轻易就放过自己了。而西安城今夜也绝对不会平静了。

    高迎祥一众飞马而行,却在半道上碰上了几十名前去报信的巡夜官军,便是一阵杀戮。不想还是让其中两人逃脱。那两人一个往杨鹤的府邸奔去,一个则是向着珍珠阁而去,去给玉极离等几人示警了。可是他也只来得及说出城中发生了什么,就本紧追而来的反军砍下了脑袋,他的鲜血更是喷溅到了几名大人的身上。

    酒意已经醒了,可心中的惊骇还是让那些大人们半晌说不出话来。这几名原来还不将高迎祥等看在眼里,口口声声称其为草寇、土鸡瓦狗的朝廷官员们,现在一个个脸色惨白,浑身都如筛糠一般地抖了起来,几个胆子小的更是倒在了地上,身上也有尿骚(味传出。

    “你……你们这是做什么?莫非是想造反吗?”这里只有玉及离曾有过带兵的经验,胆气也壮上一些,虽然是在众敌环嗣之下,依然强打精神,摆着官威喝道。只是因为紧张的关系,他的声音也明显有些嘶哑了。

    这时候,那些随着高迎祥赶来的反贼已经认出了这些人来,立刻就上前将他们给围了起来,而高迎祥也缓慢地催马赶到了。一见到前几日里对着自己兄弟们颐指气使的官员现在都吓成了如此模样,高迎祥只觉得心情为之一畅。而看到他的出现,更使得那些官员心里紧张,玉及离想要质问,却一时也开不了口了。

    “玉大人,你们在打着什么主意,只当我不知吗?”在得知刚才玉及离的喝问后,高迎祥轻蔑地一笑,从马背上俯身冲着他们一笑道:“既然你们想要我高某以及下面兄弟们的性命,我自然没有伸颈就戮的可能,只有先下手为强了。”

    “高将军此话怎讲,你可不要听信了什么小人的言语啊。听玉某一句,趁现在事情还能挽回,赶快叫你的部下停手,这样本官还能帮你们说话。不然的话,真做了反贼,高将军和你的那些兄弟今生可就全毁了。”玉及离知道此时只有把高迎祥说服了,自己才有活下去的可能,所以鼓动着三寸不烂之舌,不住口地说道:“本官和你高将军一向交好,只要您肯悬崖勒马,一切责任本官都会替您承担……”

    听着对方现在的表现,高迎祥脸上的轻蔑之意更盛,他是一介武夫不假,可并不是个傻子。眼前这人居然妄想用这些话来打动自己,这也太小看自己了吧?别说他这次真的有对付自己的意思,即便没有,自己也不会久在官军中做事的。在被人尊为闯王的一段时日里,他已经习惯了大权在握的感觉,怎么还肯屈居人下呢?所以在听对方说了一大堆话后,他只是轻轻地问道:“你说完了吗?”

    “……说完了,不知高将军可肯接受我的意思?”玉及离忙道。

    但回答他的却是一把刀,一把直砍向了他的脖子的钢刀。玉及离本能地往边上一闪,却还是没能躲过高迎祥亲自动手的一刀,人头和身体顿时就分了家。到死的时候,他的眼中还充满了不信,眼前这人居然就这么轻描淡写地割下了自己的首级,自己可是朝廷的二品大员哪。

    “说完了就全都死吧,本闯王可不会忠心你们的那劳什子的朝廷的。杀!”在他的一声令下后,所有人都冲了上去,将几名早吓得瘫软在地的官员都给杀了。

    “走,大家回去将这些狗官家里的东西都给拿出来了,本闯王要就地立旗,把以前的旧部都召集了起来,天下还是我们的!”高迎祥将带血的刀在尸体上抹干净后,带头往回而去。很快地,整座西安就更乱了,那些百姓们都躲在家里不敢出来,只看着一条条的火龙从街上不断冲过,马蹄声混杂着脚步声不停,让人更感心惊。

    因为这次突袭的成功,虽然只得三千人马,高迎祥却还是控制住了整座西安城。城中官军除了一大部分被杀之外,更有数千人因为眼见得大势已去,上官又尽数被杀而投降了闯军,很快这些人就成了高闯王的兄弟。

    同时城中的那些富商就都遭了难,无论行善之家,还是为富不仁者,都被闯军直冲进府去,把他们的人都捉了出来,财物尽入高迎祥及其属下的腰包。不过对那些普通的百姓人家,闯军倒还算和善,毕竟他们也是贫民出身,现在又是需要人支持的时候,所以对西安城里的寻常百姓,他们是以安抚为主。

    也正因为此,闯军很快就在西安城立住了脚跟,杀完了这里的朝廷官员后,高迎祥再度打出了造反的旗号,再次恢复了自己之前的称号——闯王。其用意自然就是招揽旧部,以及其他一切可以与自己并肩作乱的人了。只有几个见机得快的人,趁着城中一片混乱的时候逃出了城去,其中就有高迎祥一心要杀了报仇的洪承畴。

    昨天夜间,在战事一起的时候,一直以来就有些担心的洪承畴就率着自己家里的那些壮丁冲出了北门。待到高迎祥知道这一点的时候已经过去了半天了,他只得派了人马前去寻找,并指明见到洪承畴就格杀勿论。

    虽然有这么一点小小的不愉快,但却不能影响到整个闯军再次崛起的大局。两天而已,西安周围原来的闯军人马就纷纷来投,闯军的声势更胜以往,这一次他们可是占领了大城西安的,比以前几乎没有任何的落脚点可要强上了许多倍。

    同时,另一边的李自成也随着高迎祥的再次造反而起兵了。也不知道他用了什么办法,这次跟随着他一起作乱的,除了原来的闯军旧部,居然还有不少是真正的官军。正因为有这些人的存在,李自成的起义更为顺利,几日间就攻下了数城。当然,这也要多谢玉离及他们为了对付高迎祥所部而从各处调走了近半的人马,这才让李自成捡了个大便宜。

    随着李、高两军合在了一处,闯军的势力更为强大,足有五万之众。虽然以前的闯军在人数上要高于现在,但论起战力,显然是现在更高了数筹。因为那时候的军中还有许多是老弱充数之人,可经过被官府收编后,老弱尽被剔除,而且他们还有明官军的正规制式武器了,这可不是原来的锄头等农具所能比拟的。

    有城有兵有武器,高迎祥的豪气和野心顿时就一下大了起来,这次他是真的要以此为根本,向着大明朝廷发出致命的一击了。另外,让他没有想到的是,陕西一地除了他的闯军之外,居然又出现了另一支起义的人马,虽然在兵力上不如他,却也很是生猛,接连冲击一些小县城,让人为之侧目,只是到目前为止他还不知道这路人马是什么来头。其实这路人马与他的闯军渊源极深,乃是原来和他们一起起义的王嘉胤所带起来的人马。

    在新年闯军一战打响之后,一直就在静等机会的王嘉胤自然不会再坐失机会了。他知道自己原来的部下其实一直都没有真心归顺朝廷,而朝廷也因为对他们的防范而多加刁难,他便趁此赶去了联络老部下。

    现在的陕西已经因为高迎祥的作乱而乱了章法,又没有统筹一切的官员,各地的官军都是各自为战,所以王嘉胤一到,那些旧部就纷纷倒戈。他们也得知了闯军在西安做出的那些大事,大家都是当初的起义军,对方能做到的,自己当然也一样能做到了。本着这样的想法,这些人的士气也得到了提升,再有正规的军械可用,其战力也比之前高了不少,很快也杀出了自己的一片天地。

    另外,一些原来落草为寇的强人们也在这个时候突然而起,给原来就混乱的陕西再加了一把火。一时间,整个陕西都成了乱军的天下,官军不是被杀、投降,就是退走。而几路反军的胃口已经越发的大了起来,开始生起了杀出陕西,向中原拓展势力的心思。

    因为杨鹤等陕西官员的被一网打尽,全部身死,朝廷对陕西的局面完全不能知晓,直到了一月下旬,朝廷才得知陕西居然再次爆发了大乱,而且这一次的情况比上次更加严重,不但许多官员被杀,而且反军还接连攻克城池,声威日隆。

    当知道此事之后,整个大明朝堂都震动了起来,皇帝更是连下数到圣旨,命在陕西周边的各省紧守门户,并且把兵马都转移到与陕西相临的边沿之上,随时准备与反贼一战。同时,京中的官员也开始对此次的叛乱进行了讨论,只是他们讨论的却是责任问题。

    原来想当然的责任人巡抚杨鹤等官员,因为身死敌手,自然不能再背这个黑锅了。所以许多人都想把过错推到唐枫的身上,当初招降这些人的可是他安平侯啊,现在出了事情,当然得由他来负责了。

    对此,唐枫只觉得憋气,自己虽然招降了他们,可是还没等自己安排好一切呢,朝廷就把自己给调了回去。难道这样就要把一切责任都推到自己身上吗,他当然是据理力争了。也有人想让唐枫再次带兵平乱,可朝中许多人却不想让这个年轻人再立新功,便纷纷否决,最终唐枫既不用担责任,也不用带兵,倒也乐得清闲。

    对于朝臣在如此时候还只想着排除异己,唐枫心下也大为恼恨,奈何现在的他手中没有多少权力,只能哑忍。在经历了这么多事情后,唐枫对眼下大明的局面有了更清晰的认识,知道只靠着小打小闹已经解决不了国势倾颓的局面了,必须要用猛药,才能将局势扭转。

    第613章    转折的时机

    时间来到了崇祯六年的三月初,今年比起去年天气可要好了许多,进入三月气候就有些春天的感觉,安平侯府的后花园中的花木也开始复苏。唐枫这时候正和两个妻子在园中的亭子里一面笑看着三个孩子玩闹,一面轻声地聊着些闲话。

    这是唐枫自辽东归来,重新把锦衣卫的大权夺到手上后的常态,虽然锦衣卫再次为他掌握,可是他却并没有过多的干涉政务,好象就此打算颐养天年一般。至于陕西的乱事,也仿佛和他没有了关系,整日里不是陪伴着家人外出游玩,就是在自家花园里休息,全没了当初的风光和豪情,使得一直关注着他的动向,还想着参他几本的朝中大臣们都没了下手的机会。

    笑看着克清、克满两兄弟屁颠屁颠地跟在姐姐的身后模仿着大军打仗般地和几名下人追逐在周围,唐枫的脸上露出了一丝苦笑。其实他的心里也是很想再次上沙场,为国家把那些乱贼清除的,但现在显然却还不是时候。

    大半个月前,就有山西那边传来消息有反军从陕西突入自己的地界。不过最终却为那里的官军给挡了回去,而且听说反军的损失还不小,这就使得朝廷上下士气都为之一振。官员们此时都成了诸葛亮,说这次的反贼兴不起大浪来,只要朝廷能将充足的粮饷运到各处,激发卫所官兵的热情,就一定能迅速扑灭反军之势,从而天下太平。

    对此唐枫却是持保留意见的,现在的大明朝廷上下都暮气沉沉,官员们或是为了捞钱,或是为了名,少有真为百姓做事的。在如此情况下,让百姓不恨朝廷几乎是不可能的,只是因为时机不到,各地才还没有出什么乱子。可是陕西的事情只要拖上数月,其他一些省内也会陆续出现乱民,到时候整个中原就真的乱了。

    这种判断可不光只有唐枫能看出来,朝中不少的有识之士都能看出个大概来,但是却没有一人敢对崇祯说这样的话。随着在位时间的增加,崇祯的威信日隆,而士子的脊梁早在阉党时就断了,没有人敢在这种事情上去和皇帝说这种丧气的话,因为皇帝是认准这次的乱事很快就能平息的。至于唐枫,不知道是不是皇帝对他深有戒心,已经有两月没有让他入宫见驾了,他就更难说得上话了。

    不过这样也好,唐枫已经知道自己在皇帝心中的地位大不如前。因为几次立下大功,他已经有了功高盖主的意思,再有之前金人的一闹,皇帝对他当然起了戒心。而且不知道是怎么搞的,当初他想要削减宗室开支的奏报也为人所知,许多朱家的七大姨,八大姑都恨上了他,经常在皇帝或是宫里其他人面前说唐枫的不是,这就使得他更不为皇帝所喜。既然如此,那就索性不见驾的好,这还不会出现什么矛盾呢。

    不过唐枫对大明现在的局势还是很关心的,他关心的已经不是朱家的朝廷,而是天下的苍生了。他知道一旦天下真个乱了,即便金人现在因为内部的混乱无法趁火打劫,对百姓的伤害也是极大的。不过有时候他也想到只有在乱起来后,自己才能真的有所作为,把自己一直想做而无法做的事情做出来。

    看着两个儿子和女儿的打闹,他的脑海里却闪过了这么多的事情,就连大玉儿二人对他说的话都没有听进去。直到柳慧轻摇了他的手臂几下,说道:“相公,他又来了。”后,他才从自己的思绪里走出来。

    对两个妻子抱歉地一笑后,唐枫便出了亭子,在解惑的陪同下回到了书房。此时在书房里,一个打扮成寻常菜贩的男人正站在那里,静静地等候着唐枫的接见。这人正是锦衣卫中的一名千户韩柯穆,这段日子来他每过几日都会将朝廷内外的大事向唐枫进行禀报。不过为了不引起其他人的怀疑,他每次来安平侯府都会乔装打扮,不让人知道自己的真实身份。

    “最近朝中可有什么事情发生吗?”也不多做寒暄,唐枫坐下后就问道。

    韩柯穆对着唐枫行了一礼后,就开始说起最近朝中的事情来。哪个官员和人有了冲突,皇帝最近对什么事情感兴趣,各地的赋税又怎么样等等等等,一切锦衣卫能掌握的消息,他都没有半点遗漏地向唐枫做了禀报。在这些锦衣卫看来,安平侯可比自己的那些上司要重要多了,无论什么事情都不能对他有着隐瞒。这也是几次来唐枫的霹雳手段带给他们的影响,使得这些人完全倾向了唐枫一边。

    点头表示嘉许之后,唐枫才把自己最关心的问题说了出来:“那陕西的乱局可有好转?我在外面的百姓口里,和邸报上听说的可都是我官军大胜的消息啊,事实真的如此吗?”

    看唐枫仔细地盯着自己,韩柯穆心中大为钦服,安平侯就是安平侯,他比起朝中许多官员可要清醒的多了,知道陕西的乱事没有那么简单。他点头道:“侯爷担心的是,那些传言和邸报上的所写都是大半月前的情况了,已做不得准。现在陕西那边的情况已经很是不堪,我朝廷对陕西一省已完全丧失了控制,反贼甚至已经对周围的山西和四川两省动上了手。之所以这些情况没有被人所知,只是因为怕引起不安。现在朝廷中也只限于几位内阁重臣和六部尚书而已,其他人都以为现在陕西的局势正在好起来。”

    “那皇上呢,他可知道现在陕西恶劣的局势?”

    “皇上自然知道了,没有人敢瞒着他。为此,皇上还杖毙了几名宫里的内侍呢。”韩柯穆忙做出了最详尽的回答。现在的锦衣卫已经吸纳了不少宫里的人,这样他们的消息就更加的灵通,就连宫里发生了什么大事都不能瞒过了他们。

    唐枫微一皱眉,怎么崇祯会做出如此掩耳盗铃的事情来呢,陕西的乱事很快就会传出来,难道只靠着封锁消息就能解决问题吗?又或是他还有什么其他的打算?想到这里,他便问道:“那皇上对此有什么对策没有?他打算怎么处理这愈演愈烈的乱局?”

    “皇上当然是想派大军出兵平乱了,但是就连陕西、山西和四川的卫所官军都有不少投到了反军阵中,现在皇上对地方官军也很不信任了。可京中驻军又不能随意调动,所以皇上才会如此狂躁,连杀数名做错了小事的内侍。”

    “看来很快本侯就能再次带兵出征了。”唐枫听了这话后,微微一笑道。现在京里的官军不能动,其他的卫所官军无论忠诚还是战力皇帝都不能信任,那就只有动用辽东的军队了。的确,在历史上当中原农民起义越来越大的时候,就是通过调动辽东的边军才使得局势稍稍稳定的。不过也正因为此,最后金人才能发展壮大,最终入主中原。

    “如果有侯爷带兵,那些泥腿子出身的乱贼当然不堪一击了。”韩柯穆也凑趣地说道。

    唐枫没有理会他的奉承,而是道:“这段时间你叫兄弟们看得仔细些,一旦陛下有意让我带兵平乱,看有哪些人反对得最是激烈,都给我记下了。”

    “是!”韩柯穆应了一声,在没有其他吩咐后,便退了出去。

    唐枫坐在椅子上,闭目想起了事情来。在如今的情况下,只有通过变革才能真正挽救大明,振兴大明了。不过庞大的官僚体系一定不会让自己的变革得以实施的,自己只是提出了一个削减宗室用度,就已经被人恨成这样了,若是再侵犯到其他人的利益,还不被人恨死啊。而且身为皇帝的崇祯也断不会准许自己这么做,到时候说不定还会杀了自己。

    这就是唐枫这段日子不涉外事的关键所在,他不想被人抓住了由头后问了罪。其实在回京后不久,唐枫就有些后悔了,自己没了兵权,还不是被人操纵生死吗?不过那时候天下还没乱,倒也不是真个拥兵以自立的时候。而现在就不同了,只要抓住这次天下大乱的机会,自己未必就不能改变现有的制度,使得大明朝着另一个更好的方向前进。

    不过这一切,都要等待着皇帝的许可,不然自己也只能在一边干瞪眼了。这使得唐枫开始有些患得患失了起来,不知道崇祯会不会真的动用辽东的守军,不知道那个带着这些精兵做战的又会不会是自己。

    此时在宫里的崇祯也是万分的为难。对各地卫所官军的无能,他是深深的明白了。这些人居然连自家的土地都守不住,更有许多人投到了反贼那边,这让他如何能放心地再让其他省的卫所官军去平乱呢?可是不用他们,却还能用哪里的人马?京师三大营,那可是拱卫北京城的最后屏障,可不能随意调动,那就只有辽东的边军算是大明最精锐的人马了。

    但是辽东军也有着让崇祯不放心的地方,那就是他们还负有镇守辽东,以防金人入侵的责任。若是金人一旦发现辽东守军空虚攻来,只怕大明就要腹背受敌了。而且那些边军的军纪也未必能好,就连其他的卫所官军都可能趁火打劫,他们就更不要说了。除非能有一个压得住场面的人来带这些人马。

    这样一来,崇祯的脑海中顿时就闪过了一个名字——唐枫。可是对他,崇祯也没有以往那么放心了,谁知道那些传言是不是真的,他会不会拥兵自重?前番好不容易才将唐枫招回京来,这次若是再让他带兵,将又是一次冒险。

    在踌躇再三之后,终于还是眼下的局面更为重要,崇祯决定在试探唐枫对自己的忠心后,再考虑是否让他带兵平乱。所以在这一日,他在时阁两个多月后下旨宣唐枫入宫见驾。

    走过熟悉的道路,看着黄红色相间的紫禁城,唐枫心里已经没有了以往的敬畏。他能猜到,这一次将是自己再次掌兵权的机会,也将是改变自己和大明命运的转折点。

    依旧是一套君臣之礼,皇帝还假模假样地对唐枫的日常生活进行了关心的询问,其实安平侯的一切举动他都很是清楚。对此,唐枫也是随口答应了几句,然后在不知不觉间,皇帝就把话题带到了陕西的乱事上来了。

    “现在陕西的乱贼势力越发的大了起来,朝廷几次派军围剿都以失败告终,不知道安平侯可有什么办法吗?”崇祯问道,但他的语气里已没有了当初的亲近和信任。

    唐枫装作吃惊地道:“什么?臣之前一直听说的都是我朝廷已经控制了陕西的局势啊,怎么突然之间反贼的势力就坐大了呢?”

    “这……以后朕在跟你详说,如今山西等地的官军都是连战连败,恐怕不日连那几处地方都要被反贼所侵,国将不国哪。朕曾想过调辽东的守军平叛,毕竟论起战力来我大明无一支人马能出其右,只是担心金国,却不知道你有什么看法。”

    唐枫沉吟了一下后道:“论起战力来,辽东的铁骑的确远在各地卫所军之下,他们可是跟金军都能战个平手的精锐之师。不过陛下所虑也甚是在理,辽东乃我大明之咽喉要地,切不能给金人以任何的机会,不然辽东一失,北京就危险了。

    “不过臣以为现在的金人对我大明的威胁已经远远不如以往。前番金国内部甚至出现了自相残杀的乱局,即便现在那皇太极已经重新巩固了大权,但是金军八旗的战力却只留下不到一半了。而且还有上次他们兵败宁远的前车在前,想来金人也不敢擅启战端。”

    “话虽如此说,可是金人终是我大明的外患,切不可因为他们的一时失利而小瞧了他们。”崇祯还是不放心地说道。

    “这一点臣也有了一个想法。其实我大明也不是只有守这一条路可行,我们也可以攻为守,使得金人不敢对我辽东用兵的。”虽然唐枫心下暗道,要是你早在去年准了我趁胜追击杀入金国的请求,现在又怎么会出现这样为难的状况呢?可在皇帝的面前,他还是不能如此放肆的,只得另寻他法。

    “哦,你还有什么办法?怎么才能做到以攻为守呢?”崇祯来了兴趣问道。

    “那就要用到一些人了,一是在北边的蒙古人,二是皮岛的毛文龙部。我大明这些年来与蒙古边贸,他们也得了不少的好处,可是蒙人却还没有做出相应的报答呢。我们便可借此让蒙人出兵金国西边,将他们的注意力都放在那里,而不敢有所行动。另外,皮岛总兵毛文龙及其部下的数万人马,都是吃着大明的粮饷,却从未为我大明立过什么功劳的,只要圣上下一道圣旨,让他们不断骚扰金国沿海一带,自然也能牵制他们一部分的兵力了。这样两面都有威胁,金军又内部不稳,即使知道我辽东空虚也不会出兵来犯了。”

    崇祯闻言深以为然,对这两路人马他的确不曾考虑过,但就眼下来说,这两路其实并不在朝廷控制中的人马的确是最好的帮手。看皇帝意动了,唐枫又道:“蒙古人还好说,他们毕竟还要靠我大明的边贸来兴盛自己,这毛文龙部,除了要对他们晓以大义之外,朝廷也必须有所表示。”

    “你是说要许他们一些好处?”崇祯有些为难地问道。在陕西乱起后,中原腹地都不安分了起来,朝廷可用的钱粮又不是太多,现在再送一些给皮岛的人,那朝廷的用度可就又要捉襟见肘了。

    唐枫点头道:“正是,除了一些官职的升迁外,朝廷也该给他们一些好处,不然只怕毛文龙部不一定会依令而行。不过这些好处却大可以只给一部分,其他的等到事成后再给不迟。”

    “可是朝廷的钱粮所剩也不多了,而一旦陕西等地重新平地,所需的银两也不在少数。”

    “这一点臣也想过了,其实我大明还有潜力可挖的。比如沿海的诸多城市还没有开放,只要再如苏州般开放一些城市,我大明的岁入就多了。而且我大明还可以组织自己的船队,将我丝绸等物贩于藩邦,所得更胜坐地收钱。”

    “此事朕也不能就此做主,需要和内阁商议才能定下来。”崇祯对唐枫的应对还是比较满意的,也看不出他有什么不满,便终于拿定了主意说道:“辽东军骁勇不假,可是他们到底是武人,朕需要一个能让他们听话的人为帅,安平侯可愿意当此重任啊?”

    唐枫在踌躇了一下后道:“能为陛下分忧,为大明尽臣子之道,正是臣一直的希望。臣一定不会辜负陛下的信任和看重,尽快平息乱局,还我大明一个太平!”

    友情提醒,今儿是愚人节,啥话都不能信啊!!!!!!!!

    第614章    出征平乱

    朝中官员对唐枫能要再次带兵出征还是有着几许不愿的,在他们眼中这个只是同进士出身,且才不过三十挂零的年轻人能被封为安平侯,已经天大的幸事了,现在若是再让他带兵平叛立功,只会更加深他在民间和官场的威信。

    不过现在的情况却又不得不重新用他,因为陕西、山西等地负担军势力越发坐大的事实已经传开,朝廷也已经无法控制,要想安抚受惊的百姓,就必须尽快出兵平乱。而现在各地的卫所官军不是溃不成军就是投降了反军,,能抵挡士气如虹的反军的,只有大明最是精锐的辽东边军了。而想要指挥这些骄兵悍将,让他们全力平贼,就必须有一个压得住他们的人,唐枫就是那个最适合的人选。

    所以在崇祯于朝会上将自己的意思说出来后,虽然有几个臣子提出不同的看法,但最终却还是获得了绝大多数人的支持,尤其是内格辅臣的开声支持,使得唐枫再次出征的事情得到了最后的确定。只是对唐枫提出的要再开广东等几处沿海城市为港口,并且让大明自己造船队出海与海外诸国交易的建议,大家却是一致否定了。笑话,我大明乃礼仪之邦,岂能因一些蝇头小利而将祖宗的成法全部毁去呢?他们显然把苏州自从开埠以来所得到的种种好处给全然忽视了。

    在皇帝让唐枫带兵平乱的圣旨尚在书写的时候,身在安平侯府中的唐枫已经知道了朝堂上的决定。现在唐枫的势力已经完全转入了暗处,那就是整个锦衣卫的力量。而锦衣卫也分为两大部分,一为大汉将军,一为缇骑,前者是皇帝的仪仗,后者才是密探。唐枫就把自己的势力延伸进了大汉将军这个系统,从而能对朝中事务知道得更为准确,这次的消息就是通过朝会上站班的大汉将军传出来的。

    知道这个情况后,唐枫心里是喜忧参半。喜的是自己终于能再次掌握实权了,而这一次,他不会再让权力从手里溜走了。至于担忧,则是在朝臣的不明智上,现在大明国库依旧空虚,而中原大地又起了风烟,若没有足够的钱银支持,天下安能得定?

    “看来我的想法是正确,若没有真正的变革,我大明只能是如现在一般的苟延残喘。头痛医头,脚痛治脚,不断地平乱和抗金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我必须要做出一些改变了,不是为了我自己,而是为了大明和汉族的兴盛!”唐枫负手在书房中走了几个来回后,于心里最终下定决心,他的眼中闪过了一丝光彩,那是在决定和阉党放手一搏时才闪现的光芒,这一次,他将会做出一生中最大的一个决定。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安平侯唐枫者,国之栋梁也……今有乱民宵小,为一己之私而动乱天下,使苍生受苦,社稷不安,朕心如沸……望安平侯能振我大明,扫清寰宇,不负朕之重托。钦此!”洋洋上千言的一道旨意由内侍抑扬顿挫地读了出来,跪在下面的唐枫却是没有听进去,已经知道了结果的他,对这样的圣旨当然没有什么兴趣了。

    接旨后,那内侍又道:“安平侯,陛下让咱家通知您一声,等会让您进宫见驾。”

    “是,臣记下了。”唐枫点头道。他知道皇帝对自己还是有些不放心,而且有些事情还要与自己进行商量,看能从辽东调出多少人马来。

    果然,在唐枫进宫面圣时,崇祯就问出了一个有关调兵的问题:“辽东现有守军十万余,不过那里却有着十多处关隘,数座城池,所以不可能调出太多人马。以你之见,朝廷该调多少人马来平乱比较好呢?”

    “以臣之见,只要三万精兵就足够了。”唐枫对此早有准备,立刻就回答道。

    “三万?朕听说那反军可是已有十多万之众了,你只有三万人马能成事吗?”崇祯不禁有些怀疑地问道。

    “陛下,兵法有云,兵在精而不在多。虽然反军看似强盛,足有十多万人,可事实上他们能战的应该不过半数,其他的只是乱民而已。这些人只会跟在后面拣些便宜,真要到了关键时刻,他们只会成为负累,反而降低了反贼的战力。而且如今的辽东军大部是有着火铳和火炮的,只要运用得当,三万足以对敌了。另外,在山西等地,我大明的官军也依然有着剩余,只要陛下能给臣以便宜行事之权,便能调动那里的卫所官军,这样一算在兵力上,臣并不会比反军吃亏多少的。”唐枫不紧不慢,有理有据地说道。

    “唔,安平侯说的也很在理。”崇祯点头道,“那朕就如你所请吧。希望你不要让朕失望啊,早日平了乱事,也好救百姓于水火。”

    “臣领旨。”唐枫恭敬地回了一声后,突然问道:“陛下,不知前次臣所说的那两个建议朝中大人们可允准了吗?”

    “这个……对于皮岛毛文龙一事,众人都没有什么意见,很快就有人会从海路赶去那边了。想必以他的为人,还不会不遵朝廷的指示。只是那海禁,朝中众臣却是不能有一个统一的决定,现在毕竟我大明国内不稳,实在不宜生出什么争端,所以朕以为此事还是等到平息乱事之后再说吧。”

    唐枫面上露出了惋惜,叹了口气道:“既然陛下和大人们都已拿定了主意,臣也无话可说。”虽然早知道了结果,但从皇帝口里听到此话,还是让他感到失望。

    崇祯见状,便安慰和鼓励了唐枫几句,听在唐枫耳中,却觉得自己和皇帝间的关系更远了。不知道是不是心理作用,唐枫只觉得皇帝只是把自己当成了一件工具,一件抵御外族,平定乱局的工具,当有一日天下大定,自己最好的结局就是软禁一生。当然,在有了这种感觉之后,他就不会束手待毙,他会用尽手段来保护自己的。唐枫并不是这个时代的人,对君权至上的一套根本不当回事,君要臣死那套,对他来说也根本就是一句空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