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9h9小说网 > 玄幻小说 > 心理学的故事 > 第99章
    一家大型精神病院的员工说,x先生有精神分裂症。他是一位衣着整齐的中年人,来到医院的时候说自己幻听。他对入院精神病医生说,这些声音听不很清楚,可是,“就我所能分辨的,这些声音好像是说‘空的’,‘假的’和‘砰砰声’”。由于已经被接受住院了,他再也没有谈到这些声音,从那以后行为也很正常,可是,医院的员工还是说他有精神病。护士们还在他的卡片上记录了一个频繁的反常行为:“病人有写作行为。”他的好几个同室病友却不这么看。其中的一位说:“你没有疯。你是位记者或者是位教授。你是在检查医院的情况。”

    这些病人的意见是对的,员工们错了。1973年进行的这项实验是要研究精神病院的员工与其病人之间的相互影响,一位心理学教授和7名研究助手住进了东海岸和西海岸的12家医院,说自己有幻听的毛病。一旦住进去以后,他们就立即有正常行为。作为病人,他们公开地观察员工对病人的态度和行为,而如果他们被认出是研究人员,永远也就不会有机会直接目击这些情况了。在他们令人震惊的一些发现中有:

    ——精神病院员工一旦认为某个病人有精神分裂症,对于这个病人日常生活中正常的举动,他们要么就看不见,要么就错误地解释它。平均来说,假病人需要19天的正常行为时间来放松他们自己。

    ——认为某个病人有精神分裂症的员工在与病人的接触中尽量少花时间。一般来说,他们会对病人的直接提问置之不理,抬着眼皮走开。

    ——员工们经常在工作或者彼此交谈时置病人于不顾,就好像他们根本不在身边。这些研究的高级作者大卫·罗森汉写道:“人格解体到了这样一个程度,假病人感觉到,他们是隐形人或者至少是不值得人注意的。”

    在一家大学的心理学实验室里,6位二年级男性学生坐在单间里,每个人都戴一对耳机。参与者甲通过他的耳机听到研究者说,等他倒数到底时,参与者甲和丁都要尽量大声地喊“啦!”还要保持几秒钟。第一轮过去后,甲听到说,这次只有他自己一个人在数完数后喊,下一次是全体6个人一起喊;如此下去。有一部分时间里,这些指令传给全部6位受试者,可也有的时候,这位或者那位会听到假指令。比如,参与者甲可能被告知,所有6个人都要喊叫,可是,事实上,其它几个人都被告知不要喊叫。为了掩盖实际发生的事情,所有6个人每次测验时在耳机上都听到的喊叫声都是事先录下来的喊叫声。(这个实验跟其它许多的社会心理学实验一样,在现代通信设备开发出来之前简直无法想象。)

    所有这些小骗局都有个严肃的目的:它是针对“社会性投机取巧”进行的一系列研究的一部分。“社会性投机取巧”是指一个人在集体中倾向于不发挥最大能力,除非他所做的工作是别人承认和知道的。在本例中,其证据是每个人的喊叫被测量出来的力度(每个学生都单独装有一个微音器)。当一名学生相信他是和另外一名学之一起喊叫时,他只用独自喊叫时所发力量的百分之八十二。而当他认为所有6个学生都一起喊叫时,他的平均力量输出就减少至独自喊叫时力量的百分之七十四。研究小组在研究报告中总结说:“在人类的本质中存在一种明显的社会性投机取巧的潜势。我们怀疑,社会性投机取巧的影响有一个范围甚广、非常深刻的后果……(它)可以被视作一种社会疾病。”

    这样的取样法,无论怎么变化都不能公平地处理社会心理学受试者的范围和研究方法,可是,也许这些样品可以让我们揣摸出这个领域是关于什么,或者至少不是关于什么的。它不关心一个人在严格意义上的大脑里实际发生的什么事情,比如像在卡特森式、詹姆斯式或者弗洛伊德式的研究中所进行的一样,它也不关心更大一些的社会学现象,如社会层次分析、社会组织和社会惯例。

    它关心的是两者之间的任何事情,一个人因为别人所想或者所为而进行的任何思考或者产生的任何行为,或者说第一个人认为第二个人在想什么或者干什么。戈登·奥尔波特许多年以前曾写过,社会心理学是要“理解和解释一个人的思想、感情和行为如何受到别人实际的、想象的或者暗示的存在的影响”。这只能算是个极小的描述,可是,看过一些例子之后,我们开始理解他的意思,也了解到把这些用语言表达出来的难处。

    多重父系的例子

    社会心理学即是较近代的知识领域,亦可说是较古老的知识领域。60年以前,它才以现代形式出现,而且直到50年代才形成规模,可是,哲学家和原型心理学家们早就在构建一些有关的理论,即我们彼此之间的相互影响是如何影响我们的精神生活,而且,反过来,我们的精神过程和性格是怎样影响我们的社会行为的。按照奥尔波特的说法,人们可以找出证据来说明,柏拉图是社会心理学的奠基人,或者如果不是他的话,则亚里士多德也行,或者再不行的话,后来的一些政治哲学家,如霍布斯和边沁等也可以。不过,所有这些先辈所贡献的都是沉思默想,而不是科学。创始之父的宣称越来越多,可是,在19世纪和20世纪早期同样不牢靠:奥古斯特·孔德,艾米尔·涂尔干,美国社会学家查尔斯·霍顿·库雷,还有其他许多人都有过社会心理学议题的著述,可是,他们的著述大多还是扶手椅上的哲学思考而不是实验科学。

    可是,1897年,一位美国心理学家名叫诺尔曼·特里普勒的,进行了第一次常识社会心理学推想的测验。他在书上看到,自行车赛手们在腥俗犯鲜北茸约阂桓鋈似锏氖焙蛩俣扰艿每煨虼怂氲剑残硪桓鋈说捻现会受到别人在场的影响这也是一个事实。为了证实这个假说,他?0-12岁的孩子们单独或者成对地卷钓鱼线(但不把真实的意图告诉他们)。他发现,其中的许多孩子在有别人在场时的确卷得快些。

    特里普勒不仅仅证实了自己的假设,他还创立了一项社会心理学调查的粗略模式。他的方法,即一项刺激现实世界情形的实验,会把研究者真正的目的掩盖起来,并把一项变量(在此例中是站在旁边看的孩子)在场或不在场造成的影响进行比较,这个方法成了社会心理学研究的主导性方法。另外,他的话题,“社会性辅助”(观察者对一个人的表现的积极影响),仍然是过去三十多年来社会心理学家们研究的一个主要问题——奥尔波特甚至还说过这是惟一的问题。

    在30年代,社会心理学扩大了,它超过了特里普勒的话题。一位在哈佛和哥伦比亚大学接受过心理学研究生培训的土耳奇人,名叫穆扎法·谢里夫(1906-1988年),他研究了其他人对一个人的判断力而不是表现的影响。谢里夫让受试者坐在一间黑屋子里,一次一人。他们凝视着一盏昏暗的灯,让他们说出这只灯什么时候开始动,移动了多远。(他们不知道,幻觉运动是一种常见的错觉)。谢里夫发现,每个人在接受单独测试时对灯移动了多远有非常独特的印象,可是,当还有组里面的其他人的意见时,他就会因为这些人的意见而产生动摇。他的实验强烈地显示出,个人对社会观点的判断力很脆弱,并为后来的20年间进行的几百次依从实验指出了方法。(前面描述的阿什线条长度著名的依从实验,几乎是在20年以后进行的。)

    社会心理学领域规模更大的扩展是由德国纳粹的兴起引起的。一批犹太心理学家在30年代移民到美国,其中一些人具有比美国传统更为广泛的社会心理学观点。难民中有普遍认为是这个领域的真正父亲的科克·鲁温,我们在以前曾谈到过这个人。他是伯林大学的格式塔心理学家,他所带的研究生布鲁马·塞加尼克进行过一项实验,以测验他自己的一项假说,即,没有完成的任务比已经完成的任何更容易记住。(他是正确的。)尽管鲁温的名字从未为大众所熟悉,直到今天也只有几位心理学家和学心理学的一些学生知道,但是,蔡斯·托尔曼在他于1947年去世之后提到过他:

    临床心理学家弗洛伊德和实验心理学家鲁温——这是两位巨人,他们的名字在我们这个心理学时代的历史上会排在所有人前面。因为正是他们互为对照但又相互补充的洞察力,才第一次使得心理学成为一门能够适用于真正的人类和真正的人类社会的科学。

    鲁温戴一架深度眼镜,一副学者风度,他是个少见的人:一位极有社交能力而且与人为善的天才。他喜欢,也鼓励一些与同事和研究生们一起进行的激烈和自由发挥的心理学问题小组讨论;讨论的时候,他的思想是一块知识的打火石,会带出暴雨般的火花——一些他随便交给别人的假说和用以激发实验的思想,而对他所安排的这些实验,他会欢天喜地地据为已有。

    鲁温1890年出生于波森的一个小村庄(当时是普鲁士的一部分,如今属于波兰),他家在村上开了一间杂货铺。他上学的时候成绩不太好,也没有显示出任何知识天赋,也许是因为同学中有反闪族的倾向。可是,当他15岁的时候,他的家搬到了柏林,他在那里获得了智力的丰收,对心理学产生了兴趣,最终在伯林大学获得了博士学位。可是,当时的许多心理学课程都是冯特传统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