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9h9小说网 > > 古代长兄日常 > 古代长兄日常 第29节
    虽然林屿是好心拆穿骗局,但碰上娇生惯养的小郎君,说不定还觉得林屿下了他面子,让他在众人面前丢脸。

    “他没生气,看起来脾气也挺好的。”林屿回忆了一下,而且刚才那群人出的价格低,阔少肯出两千两,应该是真的不知道市价。

    “不过胡婆婆,咱们还是早点走吧。”他刚才拆穿骗子,但是那些想占便宜的人下不来台,说不定生气,还是赶紧溜了溜了。

    他们结了馄饨的账,飞快的跑了。

    他们换到集市的另外一头,重新开始逛街,而四个小孩一直缠着林屿问他,为什么能察觉到骗子,林屿又少不得给他们解释。

    最后还是胡婆婆解围,让好奇心爆棚的四小去记录别家的饰品种类。

    “其实我没事胡婆婆,多给他们讲讲也好,日后总能少上几回当。”林屿觉得以后还应该多给他们增加几门社会实践课,免得一当又一当,当当不重样。

    “你说的也对,走,咱们去前面的香粉铺子瞧一瞧。”

    他们两一起进了香粉铺子,慢慢的挑选着。

    而街角之外,有妇人揉了揉眼睛,又反复看了一遍,捅了捅身边的人:“那个香粉铺的人...是不是婆婆?”

    “什么婆婆?咱婆婆今天不是回娘家了吗?这么快就回来了?”被她捅的人迷茫的睁着眼睛,左看右看:“在哪儿?我怎么没瞧见?”

    妇人跺脚,“你瞎啊!我说的不是现在这个婆婆,而是以前的那个!”

    “以,以前那个?她不是搬走了吗?怎么,现在又想着回来?”妇人急眼了,挽起袖子:“我可不要两个婆婆压在头顶上啊!”

    但最先说话的妇人又有些不确定,她记忆中的婆婆总是愁容满面,低垂着脑袋,跟现在这个腰挺背直容光焕发的年老妇人瞧着完全不像,更别说身边还跟着五个孩子,孩子拿着东西询问她的意见,几个人看起来亲热极了。

    “兴许,兴许是我看错了吧?”妇人含含糊糊的说,正要靠近一点仔细看,那几个人上了香粉店的二楼。

    望着店铺的二楼,价格阻拦了妇人的脚步。等她跟弟妹商量出个章程来时,别人早从后门走了。

    “这家香粉铺子的绢花没咱们做的精致,倒是香粉是一绝,清淡又不失雅致,味道很好。”

    逛了半天,胡婆婆最后还是给自己置办了两样香粉和一个发簪,高兴的当场就戴上。

    发簪手工很出色,黑色的木料打磨的光滑油润,戴上更好看。

    有钱真好!想买什么就买什么!胡婆婆看着坠着群里上的香料包,心情飞扬。

    林屿也跟着买了两根木簪,方便束发,不过男子的配饰简单,还是女客的荷包能掏出更多的钱来。

    他们逛够了,大包小包满载而归,等回到客栈后,把东西一一归置,准备打包带回去当礼物。市场考察之旅十分顺利,胡婆婆连摊位费都打听清楚了,不过有些为难,就是来一趟翠州不容易,

    卖完东西还得歇一晚,就算通铺也贵,成本大大增加。

    “可惜啊!”胡婆婆叹息,她暂时找不到解决的法子。

    “要不然,找家铺子寄卖?”林屿负责出主意,“虽然损失利润,也可省事了!”他们出去零卖,其实也挺麻烦的,一守就是一天。

    “让我想想,再让我考虑一下。”胡婆婆舍不得让出去的利润,还在衡量之中。

    寄卖的事情暂时不急,因为胡婆婆发现,州城的布料铺子,拥有更多的散碎布头!平时客人做衣衫剪下来的,不乏好布料好丝绸,波光闪闪的,统统堆在一起,十五文一斤。看的胡婆婆是心花怒放,恨不得给他包圆了,统统提回家。要不是实在提不动装不下,她真的可以全部买下来。

    最后还是林屿劝她,布料放久了容易褪色不鲜亮,还是买一半最好,才劝住了她。

    因为现在的布料都是植物染料,虽然好看可是不耐洗,顶多下水两三次就失去原本的鲜亮。

    林屿还在现代看过一个记载,某皇室记载自己节俭的记录,就是说他衣服要穿两次,看着他那叫一个无语。

    现在穿越了才明白,对贵族来说那可是真!节俭。

    当然平民管不了那么多,破掉的衣服只要缝补好,一样穿戴。

    第四十四章

    胡婆婆一口气收购了快五十斤的布片, 陷入狂热的分类热情中,把颜色相同的布片分出来,用麻绳捆好, 然后分门别类的装在一起。

    充分治愈强迫症晚期。

    林屿问她还要不要出门逛逛,胡婆婆直摆手,“难得来一次,干脆把事情都办了, 我先做几个样品出来, 拿到店里问问,也省的下次还要跑一趟。”

    一来一回, 多浪费时间呐。

    林屿眼看着劝不动也就不劝,毕竟胡婆婆的工作热情高涨,已经开始琢磨新品。

    再说春霞姐跟青树哥那边,他们两出门推销的工作,反而没那么顺利,屡屡受挫。

    林屿仔细问他们到底去了什么地方推销, 林青树闷闷的说:“就是西边的那几条街, 挨个挨个饭馆问过去的, 连招呼我们的都没有。”

    这也太倒霉了!总不能连几斤都卖不出去吧?

    林屿听了也直皱眉,按照他的预计,肯定能卖出去的, 毕竟翠州城这么大这么多人口, 消费力按理说, 比他们长兴县强多了, 怎么会卖不出去?

    林屿仔细问了他们去过的街道, 又下楼去找客栈掌柜打听, 终于弄明白到底是为什么。

    每个城市都有平民区和富人区, 俗称的东富西贵,南贫北低。就是说有钱的都跟有钱的带一块儿。

    非常倒霉的,林青树他们去的街区刚好是富贵人家的,他们不差钱,觉得与其花那个钱还不如请个厨娘。

    听完林屿说的原因,林青树一拍大腿,“原来如此!怪不得都没人买呢!”

    “咱们现守着客栈掌柜这个消息来源,该打听的就要打听。”林屿对着春霞姐说:“现在反应过来了吧?”

    “当然!”春霞姐想到自己居然错过消息来源,恨不得给自己两下,但现在弥补也还不晚,眼珠一转,立刻想到了主意。

    住在客栈除了可以吃后厨做的东西,自己买菜做也行,厨房提供炉子,春霞姐烧了一锅热水,先用勺子烫了两个圆滚滚的鸡蛋,豆干下锅炒到焦香,香气飘了满屋子。

    再滚水下面,不过半盏茶的功夫,面条就煮好出锅了,她再端到大堂里,分给自家的堂兄弟。

    老手出马一个顶两,春霞姐做的面条色香味俱全,营养丰富,加上摆盘,立刻就脱颖而出。

    掌柜的瞧着面碗,正在琢磨好不好吃,旁边的客人先忍不住了,“掌柜的,给我来一碗那个面!看着真好吃!”

    掌柜的面露难色,这可是客人自己做的!他上哪儿弄去?!

    等了一小会儿,春霞姐笑着站了起来,凑近低声跟掌柜说,“要不然,我去帮忙做一碗?客人也就是吃个没见过的新鲜,说没有不太好。”

    一炷香之后,一碗同样的面煮好端到了客人的桌上,那位客人吃的呼噜直响,一直喊着好吃,有他这样热情的“吃播”,又有好几个客人点了同样的面。

    春霞姐一直在后厨忙活,直到客人的热情过去,这才回去吃自己的,她的面早就凉了,但是心里火热火热的,只等着掌柜的上来问价。

    林屿笑,觉得现在说起做生意,春霞姐也不差什么,不论是胆气还是见识都足够,还能耐心学算账,以后放出去独当一面也够了。

    说不定真的能把生意做大做强呢?

    春霞姐回来之后,不仅争取来了二十斤的订单,还有二十斤豆干的订单,客栈里点小菜的客人多,这点数量以后肯定会增加。如果他们能再多找几家主顾,专门雇牛车跑一趟也无所谓。

    也算是开张大吉了。

    林屿坐在一楼瞧了会儿,就准备回房去准备衣服,走到楼梯口时,撞上一对父子模样的人要下楼,他没防备就挨着了对方的手肘,连忙道歉,“不好意思,您没撞着吧?”

    “没事,没事。”两人中的父亲咳了几声,低低的说。

    “那就好。”林屿松开那人袖子,目送两人下楼。

    当父亲的似乎生了病,一直弓着腰低低咳嗽,声音嘶哑,而当儿子的一直低垂着脑袋,同时不忘扶着父亲,看到父亲咳的这么厉害,焦急都写在脸上。

    “上次开的新药,没效果?”

    “怎么会没效果?我觉得好多了,只是这病只能养着,慢慢的才能好。”

    “那等我下午再去赚些钱,给父亲买些补身的药品回来...”

    两父子渐渐走远,而林屿站在楼梯口上,若有所思的瞧了几眼,他怎么觉得那个儿子,看起来很眼熟呢?尤其是那双眼睛,生的波光粼粼灵气十足,平白多添了几分好看。

    “大哥你在瞧什么?”

    “没,没什么。”

    林屿被康平打断了思绪,就把那点熟悉感抛到脑后,转过来问:“衣裳收拾好了吗?后天要穿的。”

    提到这个,康平也有些烦恼,“没有呢,到时候我穿什么好?”

    “只要干净整洁就行了吧?咱家就这样,要想绫罗绸缎也不现实啊!”顶多就是把衣裳浆洗干净,搭配好而已。

    后天就是财聚钱庄正式宣布银票发行的日子,蔡夫人邀请林屿去观礼,林屿是打算把家里人都带上。不过其他三个对这种场合没兴趣,只有康平跃跃欲试,林屿就只带了他。

    他们两去商量衣物的事情,而一直候在一楼的刘应星终于松了口气。

    倒霉啊倒霉,怎么就选了这个客栈呢!好死不死的跟那人撞上了!不过幸好,他出门之前都会提前做好伪装,相信凭着他的技术,没人能够认出他。

    刘父又躬着腰咳嗽起来,刘应星连忙把注意力重新放到父亲身上,这个大夫如果不好,大不了再换一个!州城不行就换到京城去,总能找到国手医治父亲的肺病。

    *

    眼看生意进入正轨,林屿把自己收拾齐整,趁着清晨的好时光,去了位于商业街的财聚钱庄分号,蔡夫人财大气粗的买下了三间连在一起的门面,还把对门的茶楼包了下去,专门招待客户。

    林屿过去时,客户还不算多,蔡夫人正在茶楼品茶兼观察情况,穿戴着统一服色的伙计们精神饱满,正笑容可掬的等候客人。

    “呀,来的真早!”蔡夫人笑道:“今天还是饮清茶吗?”她还记得林屿的喜好。

    “当然。”林屿主动介绍:“这是舍弟康平。”

    蔡夫人笑道:“一看就是斯文有礼的好孩子,坐啊。”

    康平问好之后,虽然眼睛里写满好奇,还是乖乖没问,只看着大哥跟对面的贵妇人聊天,说着他听不懂的话。

    林屿跟蔡夫人也就是闲聊,毕竟银票的发行早就筹备的差不多,连模拟客户都做了好多次,现在已经是实施阶段。

    良辰吉时一到,财聚钱庄的二掌柜亲手点了一挂鞭炮,噼里啪啦的声音让人捂住了耳朵,等鞭炮声响完,二掌柜站在大门台阶上,开始对汇集来的客人大声解释银票的作用,并且现场准备了抽奖活动。抽奖分为两种,一种是存了银子进去的客户,他们的礼品自然要大些,一种是现场过来观礼的客户,只要排队就能领到一个号码,两个时辰后从大红箱子里抽号码,抽中的分别能够获取一两银子,半两银子和一百文的奖励,限额五十名。

    钱算不上多,但是白来的啊!一听有这种白送的好事,看热闹的人群差点把二掌柜给挤歪了。

    幸好他们提前也找了壮汉维持秩序,不然还不乱套。

    蔡夫人身处茶楼二楼,居高临下,对所有伙计的行为都看的一清二楚,心里一半满意一半不满。

    满意的是,林屿给她出的主意,花小钱就制造了极大的宣传效果,不出三天,财聚钱庄肯定会占据话题中心,对她们的生意极有好处,不满的是,伙计们还是缺少应对大量客户的经验,面对一窝蜂的客人,手忙脚乱的脑子都糊了。

    不过她转念一想,也觉得自己没必要太多苛责,经验都是一次次实践出来的,总不能指望新人直接变熟手,等他们做好了做熟了,还会被派到各地分号充当管事,能不能抓住机会就看他们自己。

    二掌柜忙的满头是汗,但一想到是在主家面前表现的好机会,硬是撑住了酸软的腿和腰背,露出僵硬的笑来。不过很快有他处理不了的事情,有大贵人过来财聚钱庄,非蔡夫人出面不可,他只能仰起脑袋,做了一个手势。

    蔡夫人只能对林屿道了一声抱歉,先离开处理。

    等蔡夫人一走,康平凑了过来,眼睛闪闪发亮,“大哥,刚才你们在说什么?”

    “在谈蔡夫人的生意,我给她出了个主意,她觉得很有用,于是新生意开张,请我来瞧瞧。”

    康平不明觉厉,“总觉得好厉害的样子...”

    大哥已经能够跟别的大商户谈生意啊,总觉得很厉害的样子,完全看不出嘛!等他长大了,也能变成这样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