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9h9小说网 > > 古代长兄日常 > 古代长兄日常 第41节
    当时那个客栈老板已经回了消息,约了铺面的主人过来商量,三叔就是过来找人一块谈生意的。

    约谈的地方就在客栈的雅间,这次三叔只带了青山大堂哥,还有林屿。

    他们推门进去时,里面已经坐了一对老夫妇,一见着人,两方人客气的寒暄着。客栈老板作为居中人,两边调和。

    三叔再次强调了自己的条件,因为一时银钱不凑手,所以才想着先租三年,三年后再买,并且每次租金都直接给送到家里,完全不需要对方操心。

    那对老夫妇也有些心动,试探着说:“能签契约吗?也不是我们要求高,而是那铺子是我们两人养老的依仗,不得不小心些。”

    “当然可以!如果两位老哥老姐不放心,咱们就是去衙门存档都可以。”契约在衙门存了档,违反是要蹲牢房的,敢去衙门,至少没有空口说白话。

    老夫妇互相对视,显然觉得这个条件还是很合适的,毕竟一时半会卖不出去,他们的铺子白放一天,就是一天的损失。就算卖掉了,租金也损失。

    而且铺子虽然位置好,但是面积小,大生意人也看不上,就属于不上不下的。

    但是价格...还可以再商量,接下来就是卖惨时间,争取让对方降价。

    老夫妇说要不是自己要跟着儿女去州城养老,铺子是万万舍不得卖的,毕竟有细水长流的收益,谁拿谁赚钱。三叔就说自己一把年纪了还要出门赚钱,几个儿子都不顶用,还得自己一把老骨头出来劳动。

    说的林青山面红耳赤的,恨不得找个缝钻进去。

    最后,两边终于敲定了价格,一年的租金是三十六两,先付定金。

    三叔拿了二十两的定金,终于把这事定了下来,心里那叫一个舒坦啊!

    付了定金后,那是不能退的,谁如果违约,就需要支付双倍的定金,这些在契约里写的明明白白,甲乙双方签名,作为中人的客栈老板也签了名字。

    他们也约好,再过五日,先把第一年的租金付清,然后一起去衙门存档。

    跟老夫妇分别之后,三叔绕路再去看了看铺子,乐的喉咙眼都能看到,位置好人流量高,而且保养的还算精心,只要打扫干净直接入驻,还有货架能用,好的不能再好。

    三叔背着手看了两圈,美滋滋的回家了。

    最近下河村的“豆腐王”搞了快一个月的降价,本来是打算把豆干生意挤兑垮,没想到林屿这边一动不动,避其锋芒,倒弄的他们下不来台。

    降价吧,一天天的亏,不降吧,客户立刻就不来买了。毕竟吃惯了一文的豆腐,谁舍得买三文的?所以王家三兄弟正在咬牙支撑,打算再拖一拖。

    没想到,林屿他们扭头就在县城搞定了铺子,打算开店。

    希望他们能撑住呢。

    三叔乐呵呵了一整天,然后就被一个好消息打蒙了。

    三叔的铁发小,特意过来告诉他一件事,衙门拍卖的铺子,甲字五十号铺子,当初三百两卖出去的那个,拍中的那位跑去一看实际地址,嫌弃太破太烂修缮要花更多的银子,不要了!

    他一松手,资格就落到出价第二高的三叔头上,铁发小过来就是想问,三叔到底要不要买铺子。

    啊?!三叔面临这种情况,也麻爪了。

    好事要么不来,一来就来两,冲击力相当的高。如果家里有那么多钱,三叔当然想要全部收下,但连全部的积蓄都是借来的,容不得他做成年人的选择。

    只能选一个。

    衙门的法拍铺子,当然好,但需要借近一百两的外债,辛苦一年才能还清。好处就是多了一笔资产,修缮后,随随便便都能卖更贵。

    租铺子,手里的活钱更多,开铺子的前期也有本钱,但是,最后也要花四百八才能买下铺子变成自己的。

    三叔把事情跟家里人一说,大家都抱着不同的想法,七嘴八舌谁也说不服不了谁。

    第五十八章

    三叔着急上火, 上蹿下跳,就是拿捏不定主意。

    可时间不等人,衙门的铺子需要三天内把银钱交齐, 而租的铺子也需要五天后签契约,就是把他劈成两半,也得有那么多银子才行。

    尤其是租的铺子还交了定金,需要再给二十两的违约金...一想到这个损失, 三叔心疼的捂胸口。

    三叔的铁发小看他这么纠结, 给他出了一个主意:“这事两边都有好处,两边都有坏处, 不如交给上天吧!抽签,抽中哪个就算哪个。”

    “但是,一旦确定了,就别去想另外一个选择以后会怎么样,后悔无用。”发小这么说。

    对,甘蔗没有两头甜, 选了什么就要承担对应的后果。三叔定了定神, 起身捏了两个纸团, 放进碗里,闭着眼睛摇均匀后,伸手摸了一个。

    落子无悔。

    *

    林屿听到后续的消息, 就是三叔找春霞姐借了钱凑够买铺子的, 去衙门购买登记。

    铺子要二百八十五两, 如果三叔放弃, 名额就轮到一个出价二百八十的人。

    “放弃名额, 会有什么惩罚吗?”三叔问。

    “一共有三次放弃的机会, 县令大人也考虑过, 万一银钱不凑手的问题,法理也不外乎人情嘛。但是第四次放弃,取消三年的买卖资格,让大家买铺子之前也想清楚。”发小说,“不是我吹啊,县令大人才调来不久,但做事老辣,手腕又高,真是我见过最厉害的人。”

    “你那不是废话嘛,那可是县令唉!”三叔说。

    他怀揣着沉重的银锭,去衙门更名,文书当场点清称重,确定银两无误后,就把铺子的契约书加以更改,改成了林三叔的大名,大门和房间钥匙也交了。

    拿着一式两份的契约书,三叔出门时腿都在发颤。

    铺子啊铺子!这可是县城的铺子!活了大半辈子,终于给子孙后代置办了一份家业,能够一代代传下去的。

    买房置地,可说是这时代人最大的梦想。

    三叔谢过发小,改天请他吃饭,然后小心的把契约用油纸包好,贴身放进怀里,一路上走走停停,生怕契约掉出来。

    等回了家,三叔把契约交给三婶藏好,放进一层又一层的柜子里,这才长出一口气。

    接下来,就要早点去告诉那对老夫妇,他们不租铺子,定金也不要。早点告诉人家,人家说不定能寻到更好的买主。

    心里难受跟高兴夹杂,三叔一晚上没睡好,第二天想找林屿一起去,林屿踌躇半天,终于把他的想法说出口。

    “三叔,要不然那个租约,就转到我名下来?”

    “啊?你怎么想的?你哪来的银子付租金啊?就算是可惜铺子,也不能乱答应。小屿,三叔知道你也心疼二十两定金,可三年后要给房子的全款四百多两啊!那可不是一笔小数目。”三叔苦口婆心的劝着,眉头皱的死紧,生怕林屿是一时冲动。

    林屿从怀里拿出薄荷膏,“现在的确没钱,但我想着卖掉薄荷膏的方子,换一笔启动资金,现在赚钱的速度太慢。”他得猴年马月才能攒到足够的钱?

    “机会难得,下次什么时候才能碰到这么合适的铺子?”面积小总价低,还在居民区,人流量还高,打着灯笼都找不着。

    三叔心里想着可惜方子,如果小屿自己做,不定能赚多少呢!但是也对,没有本钱都是空谈。

    钱才能生钱,而攒钱实在太慢。

    如果要说退铺子多半很难,改名字总要简单些,但还是要看老夫妇心里怎么想的,按照之前留下的地址,三叔跟林屿找到那对老夫妇的住址,在梅花巷的第二家院子。

    院子打理的整整齐齐的,花草茂密,篱笆扎的好看,大门还上了清漆,只是现在屋内屋外的东西都收了起来,随时方便搬走。

    林屿抬手敲门,正在屋内收拾被褥的老妇人看到篱笆外头有人,过来问话:“你们找谁?哎哟,这不是林三哥吗?有事?”

    老妇人心里忐忑,还没到说好签契约的事情,突然跑过去,难道事情有变?

    其实这笔买卖她们也不想错过,多得租金好事,哪里找?

    三叔扬起笑脸,老妇人把门打开把人迎进去,“坐下说坐下说,屋里乱糟糟的,只能坐在外头。”

    “没事,是我来的唐突,也没提前告知。”三叔斟酌沉吟着,“有个事想跟老姐姐商量,不知道老姐姐有没有时间听一听?”

    老妇人心头一突,“老哥先说。”

    三叔就把想要更名的事情讲了出去,再次强调除了改名字,其余的一切条件都不会变。

    林屿也搭起笑脸,说是自己撒泼卖乖才得了长辈的同意,想要做生意的。

    老妇人听着没有任何陷阱,但她总害怕着了道,想要寻到能商量事情的人。

    “信儿!你出来一下。”老妇人喊了声,屋内就出来一个中年男人,想必就是老妇人的儿子。

    两拨人一照面,互相都觉得面熟,是谁呢?越瞧越是脸熟,但到底是怎么地方见过?

    卧槽!

    “恩人?”

    “是你?”

    林屿脱口而出,面前这个男人,不就是当初元宵节丢了孩子,最后在衙门请求县令重罚的受害人家属吗?当时两人哭的厉害又热情,林屿没招架住赶紧跑了。

    而受害人家属,也就是姜信,心里感慨万千,一把逮住林屿,“恩人呐!总算是找到你了!你说巧不巧!我找了很久没找到,在自家碰上了!”

    要么说,命中注定呢。

    两边互相叙过话,姜老妇人也变的热情又客气,恨不得把林屿按住,好好的供起来。

    她感喟不已:“这才是注定的巧合,合该遇到。信儿在州城做生意,这些年钱赚的多,也想要请我们老两口跟去州城养老,但是我两舍不得老家,也不想搬到不熟悉的地方去。也就是元宵那天......我们两不放心孙辈,所以才要跟着去的。”

    姜信接口:“以后常住翠州,来回跑着收租不方便,这才要想着处理掉铺子。哪晓得就遇到恩人你呢!”他上次一直想要大力感谢,哪知道林屿溜得快找不到影子。

    现在机会撞上来,他哪里能放过?

    改名字?改,必须改!还有铺子,他可以直接免费。

    三叔瞠目结舌的看着事情转进如风,只觉得他刚刚眨了个眼,怎么快进了几十集?让他都接不上话。

    林屿没有挟恩以报的想法,谈生意就是谈生意,不过姜家母子坚决不干,坚决要免费,两边人僵持不下,谁也不让谁。

    最后还是林屿退让了,把租金谈到十八两,其余的条件不变。

    改了条件后就要重新签订契约,还要把中间人客栈老板叫来,约好明日去存档。

    总算是把这事了了,三叔晕晕乎乎的走出去,都走成同手同脚了。

    私下里,三叔问他:“小屿平日不爱占人便宜,这次怎么答应的这么爽快?”

    “我不答应,姜家的人也不安心呐,恩情是真的,能用银钱报答,当然是最好的。”他如果不接受,姜家人还怕他以后狮子大开口,来个答应不了的条件,到时骑虎难下,答应不对不答应也不对。

    林屿推拒了两回,看出姜家人的心思,这才一口答应。

    “也对。”三叔点头,他觉得不该占便宜,但听小屿一解释,还是接下折扣的好,别人也安心。

    但他随即想到,当初香粉盒一扔成名...调侃说:“看不出来啊,扔个盒子还有这种好处,我也该多上街走走。”

    林屿听不得这个,一听脚趾又开始疯狂抓地,当场扣出一座二层旺铺。

    *

    在铺子门口来来回回好几趟,连哪块地砖有裂缝都清楚,怎么打扫怎么装修想的清楚,最后落到林屿手头。

    其实要说位置,肯定是这个更好,一边挨着最繁华的西市,一边接着好几个居民区,光是常住人口都能赚的盆满钵满,更别说其他了。

    现在,林屿是越看越满意,已经在心里思考货架怎么摆放,怎么吸引顾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