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9h9小说网 > > 古代长兄日常 > 古代长兄日常 第51节
    林屿在脑中回忆还能想起来的化学知识,悲伤的发现稍微高深的都被他还给老师,剩下的就是基础部分。

    剩下还没忘光,赶紧记下来。

    他回书房去努力记录化学知识,写写停停,想到什么写什么,一边还要抽出时间来,每日去香膏铺子里守着,以待后续。

    但守了三天,一点动静都没有。

    唉,大概是他想错了,上次商行的船队说过,三月来一次,现在才六月中旬,还有一个月呢!

    林屿心里念叨着,正说明天就不守着铺子,上次那个笑眯眯的妇人又来了。

    “林老板,生意兴隆啊!”

    “托您光顾,生意还不错。”林屿拱手。

    “我就开门见山了,林老板我是来采购绢花的。”妇人坐下,背脊挺直:“这是我的腰牌。”

    她递过一块木牌来,木质发沉,比一般的木头压手,还带着一股淡淡的木质香气,正面刻着新兴隆,反面刻着二掌柜。

    光是这块腰牌,就值不少的银子,如果是骗子过来行骗,还挺舍得下本钱。

    但不能凭着腰牌判断对方的真假,林屿手一抬,请对方到隔壁的茶楼雅间说话。

    妇人落座之后,自称姓徐,这次过来就是听说了玉香雪的名气,想要订购五套十二花神系列。

    五套就是六十朵,差不多是胡婆婆加上绣红一个月的产量。

    但是玉香雪的定价是一朵十两纹银,六十朵就是六百两唉!这笔钱换成铜钱,都能砸死好几个人。

    面对巨款的冲击,林屿好容易定住神,诚恳的说:“您先前就来问过,我也说过,高端绢花都是纯手工制作,熟手也慢的很,所以一下子做出五套,的确有点困难.....”

    所以,得加钱!

    妇人微微一笑,生意都是谈出来的,哭穷卖惨都是常有的事情,脸皮一抹揣进兜里,只当不存在,当即讨价还价,两人说了半个时辰,还是没达成一致。

    生意也不是一天就能说好的,两人互不相让,最后妇人提出了告辞,约好等三日后再谈。

    林屿喜不自胜,这笔生意就算压价,也有大大的赚头,能够抵上一年的利润。但越是这种时候,越是要冷静,先去查查这位徐夫人身份的真假。

    林屿刚回到香膏铺,打算去码头附近找找跟新兴隆商行打过交道的人,还没出门呢,一个中年汉子来了,开口就是想要采购玉香雪的绢花。

    他自称是福慧商行的管事,也亮了自己的腰牌和印鉴。

    林屿开始挠头,怎么要么不来,一来就来两?

    作者有话说:

    林屿:我这绢花手工制作,材料精致,巴拉巴拉,所以得加钱!

    第六十九章

    一口气来了两个商行想要采购, 如果可以,林屿当然想要大手一挥,喊一句他都要!

    但不论从人手还是原材料上, 他注定只能选其中的一家。

    就是把胡婆婆累坏,她也赶工不出五套绢花啊!

    林屿暂时记下那位福慧商行管事的五官模样,第一要紧的还是先打听这两拨人到底是不是真正的商行管事,预防被骗。

    好在传回来的消息属实, 两家商行的身份都是真的。他们商行各自派出人来采购附近的特产, 装满一船后就会以水路直接送回金州,所以码头上很多人都见过他们。

    两家商行实力也是数一数二的, 并没有特别大的差别,闭着眼睛选都行。

    但林屿想要实现利益最大化,不然辛苦搭平台做什么?他仔细跟两位管事打着交道,小心试探着两人的态度,要说价格的话,两家商行出的一样, 但明显新兴隆的管事要更热情些, 而福慧商行的有些可有可无。

    林屿心中天平逐渐倾斜中, 开始倒向了新兴隆。但他并没有表现出来,相反的,他对待福慧商行的管事还更热情, 掩饰他的想法。

    新兴隆的管事徐夫人似乎看出了什么, 在一次谈话后苦笑着说:“林老板好利的眼睛!”

    林屿没接话, “这又是从哪儿说起?”

    “我们新兴隆商行, 的确在一年前重新换过东家, 也因此更了名字, 但以前的老底子还在, 绝对不会逊色于福慧商行的。”

    这....原来里面还有内幕啊!他打听出来的消息并不准备!林屿转念又想,其实也正常,他们翠州距离金州那么远,时效滞后,顶多能打听到表面消息,对方换没换老板,谁知道?

    只是徐夫人能直言坦白,他还多了几分安心呢。

    徐夫人看着林屿还是犹豫中,终于放出杀手锏:“倘若林老板肯独家提供绢花,我们也有相应的

    福利,可以专门安排一个柜台,重磅推荐,针对特殊客户。”

    “这条能写进契约?”

    “当然能!”

    “那就,合作愉快!”

    既然这边谈妥了,林屿就把另外一边推了,福慧商行也没说什么,扭头就走。

    但林屿不在乎这个,明显新兴隆的条件更让人心动啊!他家可是愿意出一个单独的柜台,意外之喜。宁为鸡头不做凤尾,况且还是意外之喜。

    至于徐夫人心里也很高兴,总算是压过福慧一头,拿到独家的商品,加上他们精心运作,何愁不能大赚?

    两人都觉得自己占了便宜,彼此都很满意。

    订单一签,徐夫人先付了三成定金,约定好取货的日子,便去采购其余的特产了。交易总额是六百两,三成即是一百八,当时徐夫人交银子时还感叹,幸好翠州能用银票,不用特意找人抬银子,彼此都不方便。

    林屿深藏功与名。

    拿着定金,林屿全部都交给了胡婆婆,让她去采购丝绸绢布的原材料。

    难得一口气收到这么多钱,胡婆婆两手在围裙上擦了好几遍,点算过金额,有钱就是这么快乐!

    不过.....

    “小屿,我跟你商量个事,这次的绢花倒是可以采购现成材料,也不耽误什么。以后的话,最好还是专门请织女定做,也免得被人卡原材料的脖子。”

    “难道上次采购出什么事情?”

    胡婆婆迟疑:“倒也没什么问题,但是涨价了,涨了一成,我是担心,再过段时间继续涨价,成本提高,而且,万一某一种丝绸断货,整个绢花都不能做。”

    这一点,胡婆婆想的很周到,林屿正色说:“有道理,但是合适的织女上哪儿找呢?我也不认识。”

    “这个你就放心,我还认识几个织女,人也还可靠,找她们订做没问题。”胡婆婆拍着胸口保证。

    “那就全交给您了,辛苦您啦。”

    胡婆婆微微一笑,带着曼娘去州城采购不提。曼娘就是上次鼓起勇气自荐的姑娘,这些日子跟着胡婆婆忙前忙后,勤劳肯干,如果没怎么问题,胡婆婆是打算把绢花手艺交给她的。

    绣红的妹妹绣紫,也跟着学了不少,暂时作为后备。

    林屿让胡婆婆如果找到合适的苗子也可以吸纳进来,毕竟商行下了订单,他们拿不出货来,不是看着银钱溜走吗?

    胡婆婆走了,林屿在家里除了研究夏季新品香膏,还有编写基础化学基础知识。

    说道夏天,最当仁不让的自然是属于荷花香膏,香远益清亭亭净植,美丽而美好。荷花香膏一上市就收到欢迎。

    但是呢,荷花采摘不易,想要留住味道也很难,所以荷花香膏只能限量发售。

    说起荷花,林屿就想去去年,跟财聚钱庄的蔡夫人谈生意,那个美丽的荷花塘,之后再也没看过

    这么一大片的荷花,想必是私人地方,再想去看看可难了。

    他心里正遗憾着,那晓得说曹操曹操到,院子门口有人喊着,“请问林屿在家吗?”

    “在呢在呢!”正在院子里的希希上前一步,先拉下大门上的小窗户,朝外张望,“你是哪位?”

    门外的人好奇的说:“这是什么设计?为什么门上还有开个窗户?”

    被一打岔,希希一板一眼的回答:“这是门眼,方便看清门外的人,还不用开门。”

    “是这样啊!好聪明的设计!”门外的人恍然大悟。

    “可你还没说你是谁啊?”希希歪着脑袋,好奇。家里人不多时,就会把大门关上用门眼,也是为了家人的安全。平时的话,大门直接敞开的,毕竟村里串门的人多。

    “我是蔡元执,来找林屿的。”对方爽快的说。

    声音传进书房里,林屿站了起来,蔡元执?!他没事怎么跑来了?

    “元执?”

    蔡元执张开怀抱,笑嘻嘻的:“我来了,是不是很惊喜?”

    “惊喜!太惊喜了!”林屿回以拥抱,悲伤的发现蔡元执不仅个头长的比他高,连胳膊上都是硬

    邦邦的肌肉,搭配上那张还显稚嫩的脸,活脱脱一个哪吒。

    “哈哈哈!”蔡元执显然也发现了这一点,笑的可开心了。

    自从之前州城一别,两人只能通过书信交流,一来一往就需要一月之久,每次蔡元执都会巴拉巴拉写上一大通话,抱怨生活里的苦恼,而林屿气定神闲的告诉他该怎么应付,久而久之,无形中拉进两人的距离。

    林屿把人迎进书房内,蔡元执好奇的左看右看,“你家好古怪,但是看起来又有一点实用。”

    “都是自己设计的,想到哪儿就做到哪儿。”林屿端茶,“你怎么想起跑这儿来玩?”关键是,蔡夫人没有意见?

    “我当然是有正事啦!不然我娘能允许我瞎跑?”蔡元执解开手里的包袱,拿出一个匣子来:

    “喏。”

    “这是什么?”林屿揭开匣子,露出里面的纸张来,上面还盖了印章,银票?

    “对啊,这是我娘答应的分红,现在满了一年,这不是要给你送来吗?”蔡元执喝着茶,“点点数,一共五百两。”

    五百两?林屿好像想起这事来,当初他提的报酬是收集各州的县志,蔡夫人觉得过于简薄,硬是要添上分红,但林屿心里就没记着这事,全忘到脑后了。

    “第一年嘛,只在五个州里试运行,所以没赚多少钱。”蔡元执把林屿的迟疑当成了嫌钱少,不好意思的解释着。

    林屿被土豪之气震瞎了眼,默默的把银票先收了起来,他又多了一笔钱。

    有句话叫做有钱的人会更有钱,真是名不虚传。等到绢花生意做成,他的资产差不多要扩展到九百两了!

    当初还觉得铺子的四百八十两贵,这才多长时间?已经赚够了。

    辛苦蔡元执大老远跑一趟过来送钱,林屿邀请他留下住两天,蔡元执大大咧咧的说:“好啊!我还没在村里住过呢!看着就好玩。”

    城里住惯的孩子,看着乡下的东西,什么都新鲜,图的就是什么都没见过。

    林屿先请蔡元执吃了一顿野菜饭,现在又是野菜茂盛的时候,在锅里用豆油稍微一炒,撒上一点盐,就足够好吃。

    吃完饭,又去河边起竹筐,里面装了不少的小鱼。炸小鱼干可是林屿的拿手好菜,又酥又脆,前几年他每年都要做的,但是现在忙起来,常常忘了下竹筐,也就没有继续炸。现在为了陪客,林屿又重新下了陷阱。

    竹筐放下,剩下的就是等候,林屿在河边洗干净手,“还想去哪儿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