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9h9小说网 > > 古代长兄日常 > 古代长兄日常 第68节
    “爹!不如就让老三去吧!”门外冷不丁有人发声。

    三叔来不及训斥老大偷听他们讲话,实心眼的老大林青山已经主动进来低头认错,“爹我本来是想找你商量事的,没想到听到你们商量驿差的事情,我觉得交给老三最合适。他年轻些,也才二十五六,正是身强体健的时候,脑子还比我灵活,说不定能混出一条出路呢?”

    林青山说完,乖乖背着手等着亲爹的训斥。

    “万一要是老三混出头,你也不后悔?”三叔试探着说。

    “混出头也是他的本事,换成我不一定行的。”林青山咧嘴一笑,“我自己有几斤重还是晓得的。”

    他都这么说了,三叔也不再犹豫,先把老二林青河喊来商量,问他同不同意,大哥都这么说了,二哥还有什么看法?

    林青树一个不防,大馅饼砸在头上,欢喜的转圈圈,忙问这要怎么操作。

    孙衙役只说给了一个面试的名额,但林屿估计着,能有五成的把握进去,如果实在不行,就等下一次。

    把林青树的生平籍贯写清楚,然后去衙门晃悠一圈,看看有没有结巴,肢体残缺等等大毛病,就让回家等通知,年后再去一趟,基本就能定下来。

    林青树心里没底,总念叨着自己之前的表现太差了,哪一句话说错了,越想越是焦虑。

    没办法,林屿交给三叔一个法子,在家假装是面试官,对他进行紧急考公培训。

    其实平民百姓谁见了领导人不慌啊!就是看到班主任还犯怵呢!紧张也是能理解的,少说少错,

    只要保持住这个状态,比别人强就行。

    因为这个事,三叔坚决要承包林屿的年夜饭,以表感谢。

    可是三婶做饭不舍得放油放盐,现在他记忆犹新...

    好在现在家里有了银钱,三婶也没有那么抠门,在做菜上新学好几个招式,味道还挺不错。

    有人辛苦做饭,林屿当然乐的省心啦。

    为了投桃报李,他还去集市上买了不少的炮仗,分给孩子们玩。他们捂着耳朵,又期待又害怕的样子,成为年节里最深刻的画面。

    “可惜了,今年没打成雪仗。”康平砸吧嘴遗憾的说,等他们回来时,雪都化了只剩一点,自然没有雪仗可打。

    “明年继续!”康安浑不在意。

    正月里也没什么意外,就是到处走亲戚,品尝各家准备的零食点心,看看谁家的最好吃。春霞姐的爹娘居然真的准备了小块豆干,炒蚕豆等等零嘴,相当的费牙口,占住嘴就少说话了。

    过完正月,气温一天天的升高,身上的夹袄也脱了下来,土地里冒出许多新芽来,而要不要种蘑菇这事,也正式提上日程。

    去年除了村长大伯,有三四户跟着干的,无一例外都是赚到钱的,过年时,纷纷挤到林屿面前来,想要凑个热闹套个近乎。

    开春后又要种植,他特意去找村长大伯说明了,让他先精心的挑个十几二十户人家,让他们排在第一批。

    “为什么?你之前不是说最好做成规模种植,出去酒楼才知道品牌吗?”村长费力的回忆着林屿当初的说辞,怎么现在又变了?

    “种成规模也是需要时间的,大伯你回忆一下,是不是荒年粮食贵,丰年粮食贱?一窝蜂的都去种蘑菇,大批量的上市,只会拉低价格。而且蘑菇还不像麦子,能一年两年的放,一旦一起上市,只会卖不上价格。最好一步步来,一口气吃不成胖子。”

    “行叭,我觉得你讲的挺有道理。”村长点头,“我会仔细挑人的。”

    挑人的事情暂时由村长负责,林屿不管了。他还要负责别的事情。

    经过一年的繁衍,去年只剩下几片叶子的芦荟,成功的安家落户,占据了花台和屋后的半亩地,通过叶片扦插,长出许许多多的小苗来,用来做芦荟胶,至少能撑一季。

    可一旦做起来,就需要稳定住供货源,不然刚打开市场,断货了?!多尴尬。林屿看着屋后的芦荟胶,觉得自己应该还要再扩大规模才行。

    而此刻发生的另外一件事,也坚定了他的信念。

    不管是豆腐铺子还是挂面铺子,都是需要原材料的,而原材料怎么来?只能趁着丰收收购,存够用量放在库房里,这样原材料价格的波动,跟他们关系也不大。

    开春后,因为去年开铺子之后销量大涨,但大豆的采购还是按照往年量准备的,临近开春就开始库存不足。

    而这时也是价格最高点,三叔看着大豆不够用了,也就开始找人收购,按照市价来。

    他找了他以前的老朋友,魏家集的村长,魏村长答应的倒是很爽快,可价格却谈不拢了,他要的价格比市价多两文。

    “这不是趁火打劫吗!?”三叔气的要死,他自诩交友广阔,对朋友也真诚,万万没想到,还是在银钱上,被魏村长摆了一道。

    “叔,买就买呗,价格也按照他说的给,就是...咱们得自己想个出路来,不能被人卡脖子。”

    豆子跟大麦又不同,大麦是主食,家家户户都种,东家不行就找西家,总能凑够的。豆子农户就是在田间地头零零散散栽一些,有些还要留着自家榨油,没那么好收购。魏村长也是拿捏好了这一点,才会趁机要价。

    想到这里,三叔平掉心里的那口怨气,先把豆子收回来再说,私底下,却是到处打听有没有别的村子种大豆,远一些也行。

    三叔想,去年的利润不算多,需要拿去还债,等到今年的利润有空余,宁愿拿去置办田地自己种大豆,也不会再让人要挟了!

    林屿也想着,他种花种草,是需要土地的,甚至有一些药材也可以加入香膏里。但是寻找合适的良田不容易,谁家都把土地看的紧紧的,宁愿卖院子也不会卖良田。

    无奈之下,他只能先把自家屋后的菜地腾出来,先紧着芦荟种。

    经过半月的紧急突击,林青树面对衙门的人已经不紧张,在“考公面试”中脱颖而出,正式成为了一名光荣的,没有品级的基层公务员,月例是五百文。但里面会不会有什么外快,就暂时清楚了。

    驿差也是有制服的,一套暗灰色的衣裳,滚了蓝边,背后绣了驿字,整体看着是很不起眼的,但毕竟是制服啊,别人想要都穿不上,林青树穿着灰色套装,不停的转圈,兴奋的难以自控。

    “怎么样?好看嘛?”林青树不停照镜子。

    “好看,特别精神!”青树媳妇打量自己的丈夫,真是人靠衣装佛要金装,衣裳一上身人都精神了。

    “穿够了就脱下来,我去浆洗一遍挂起来,这样穿起来更好看。”青树媳妇催促着,“过几天就要当值了,得体体面面的。”

    “那当然的。”林青树强忍兴奋的脱下制服,“以后你丈夫出门也是有排面的人了,高不高兴?”

    “说你两句,你还喘上了。”青树媳妇白他一眼,“谁知道你啊?”

    “嘿嘿嘿,我这不是高兴吗?”林青树心满意足的躺着。“以后呢,你好好干,你也在家照顾孩子,咱两日子越过越有奔头了。”

    “哎,我晓得!”青树媳妇跟着乐呵,“这次是真的要谢谢小屿,都是他费心照顾才有好事落到你头上。”

    “对啊。”林青树一骨碌翻起来,“以后你经常去晃悠两圈,看看有什么能帮忙的。”

    “我懂的,就是实在用不上,我也要去凑个热闹。”青树媳妇点头。

    第九十二章

    不论是好是坏, 林青树开始了当值生涯,他去了驿站后自知是新人,平时就闷不吭声的干活, 对着前辈亲热的很,让干什么就干什么,慢慢的,跟驿站的人也熟悉起来。

    更绝的是, 林青树有一回下了值, 特意绕路去香膏铺子,然后用特别热情, 亲近到夸张的语气问:“小屿今天没来铺子里吗?”

    “来了来了!”林屿正在看隔壁的铺子,瞧见他还很意外,“青树哥怎么还跑一趟过来?”

    “哎呀,我过来给你送点青菜啊!衙门里刚发的。”

    林屿满头问号,一把青菜值得跑这么远来送吗?现在给他,他不还是要一路拎回去?这不是多此一举?

    然后林屿看到了巷子口探头探脑, 一直试图凑近打听消息的八卦妇人们, 哭笑不得的把青菜接下, “我知道了,青树哥你先回去吧。”

    “嗯嗯,等会儿我还要去给我爹送点菜, 然后一起回去。”林青树眨眨眼, 用那种“你懂我意思吧”的表情离开了。

    林屿当然懂, 不就是过来撑腰嘛!如果不幸的碰上地痞流氓, 也要先掂量掂量, 是不是自个惹的起的。

    虽然林屿不需要, 但是他承情。

    林青树前脚刚走, 后脚那些铁匠铺啊布料铺的老板娘,就一窝蜂的涌了进来,假装要买香膏,其实暗暗的打听,刚才那人是谁。

    林屿索性说明白,是他堂哥,顺路过来送点东西。

    顺路?衙门根本不是这个方向,哄鬼喔!能够专门跑一趟,说明关系铁的很,看来是个肯撑腰的。

    她们叽叽喳喳打听到满意的消息,为了装模作样难免就要拿起几盒香膏看,而店内的香膏专门有试用装,试过之后还真的心动,不免就要买上几盒。

    林屿想到另外一件事,这些每次闲聊的妇人们,堪比专业情报人员,消息灵通的不得了,东家长西家短就没有她们不知道的。林屿就找她们打听,隔壁铺子的主人到底是谁,现在要不要租铺子。

    “好像是个老先生的铺子吧?听说老先生对铺子有条件,不能改造不能动火,要求多的很,还要挑拣租铺子的人,一来二去的,就没什么人敢去租了,名堂多的很。”铁匠铺老板娘啧啧称奇,

    “你要是想租,我可以帮忙去问问,老先生住的也不远。”

    “那就多谢婶子了,事成之后请婶子吃饭。”林屿得了消息后,客气着把人送走。

    随着现在香膏生意的变大,原来刚刚好的小铺子,慢慢就变得鸡肋起来,绢花种类太多拜访不下,新品种的香膏也没有地方放,偶尔来个客人想要谈事情更是坐不下,只能移到隔壁茶楼。当初也没想到生意会这么好。

    更重要的是,他准备做冰粉铺子,更需要宽敞的地方,恰好这时,看到隔壁的铺子从年前就空到现在。

    以前是个卖布匹的店,现在关门歇业了,后院还有一口水井,完美符合林屿的要求。

    得趁着没被其他人看中之前,先敲定下来,不然另找地方也麻烦。

    负责打听消息的婶子东西也是真的快,第二天就回话了,那个老先生要亲自过来谈生意。

    林屿连忙答应下来,第二天约好了茶楼的雅间准备谈事,偏偏那个老先生说,不去茶楼,要去铺子里瞧一瞧。

    尽管摸不着头脑,林屿还是答应了。

    两头一碰面,对方是个上了年纪但打扮的整整齐齐的老先生,颌下一把长须,蓄的整整齐齐,头发发带腰带鞋子都是一丝不苟的。

    还是头一回见到这么讲究的老先生,林屿只能把人先请进来,让蓉蓉负责倒茶。

    蓉蓉先去净了手,然后再抓茶叶,用完水壶后还要擦干水,这才把茶杯送上来,老先生看过,暗暗点头。

    爱干净,加分。

    再打量室内的装饰,虽然铺子小但不挤,每一样东西都是整整齐齐分门别类的放在货架上,有一个半人高的柜台阻隔,柜台上放着试用装,供人使用。

    另外一面墙上,贴墙放了几十个格子,摆的是绢花,按照颜色从深到浅摆好,清清楚楚一目了然。

    整齐,加分。

    林屿看到这位老先生一进门,先到处打量,打量完了才满意的坐下,喝了一口淡茶。

    “这铺子是谁装修的?”老先生冷不丁的发问。

    “是我弟弟妹妹当时一起做的,他们随性,没那么多讲究,让老先生见笑了。”林屿谦虚的说道。

    “哪里哪里,我瞧着好的很。你租铺子是打算做什么?”

    “扩大规模,现在店内生意越来越好,也就逐渐摆不下东西,自然想要扩建。”林屿试探着问:

    “不知道老先生愿不愿意出租?价格都好商量。”

    “只要你不动火动刀的,我自然乐意。这铺子是我的老本,如果被破坏结构,弄的乱七八糟的,我还舍不得。”老先生又说:“你租下之后是不是要改造?”

    “当然,但大致的格局跟隔壁类似,就是放大一些。”

    “嗳!这个好,必须放进契约里,就按照这个样子装修,我就答应下来。”老先生嘴快,一骨碌就把自己的要求讲了出来。

    这位老先生的性子...真的是很怪,没见过租铺子有这样要求的,想想他进门后的动作,要求,林屿试着问:“那货品是不是也要照现在的规格摆放?”

    “这不是挺好看的吗?就这样!”老先生浑然不觉的回答。

    破案了,原来这位老先生是个强迫症,就喜欢把东西管理的有条有理,一目了然。但大多数的铺子哪有这样的布置,肯定是胡乱放,花团锦簇的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