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9h9小说网 > > 古代长兄日常 > 古代长兄日常 第97节
    沈明玉还以为是没睡醒的幻觉,也没在意,稍微整理了自己的衣裳头发,有点发窘。虽然爹就在不远处看着,但总归是她不小心就睡着了,太不小心。

    沈夫人也醒了,整理着头发说:“很久没睡的这么舒服了。”难得的舒服惬意。

    两人收拾好赶到凉亭上,希希的画已经画好一半,正在勾勒细节,但沈夫人已经看了出来,这是一幅难得的佳作,就是送去参加书画比赛,也未必不能赢得名次。

    沈夫人在画作上造诣不深,几个月下来其实她能教的都教了,肚里的东西都被掏空,不过......

    嘴硬心软的沈先生,已经暗戳戳的接过教导的任务,成为新的领路人。

    她的策略果然很有用。

    傍晚归家,希希把今天的画拿出来给林屿看,林屿惊讶的发现短短的一天希希又有了进步,这次画的更出色了,果然有先生引导,就是不一样。

    希希把画展示完,苦恼的讨主意:“大哥,我今天也把画给先生看了,他说让我把画送到京城去,参加丹青阁的书画大赛。我要送吗?”

    “京城的比赛?有多少人参加?”

    “听说全国的人都会参加,参加的人至少也有几百,从初赛到预赛。”楚楚很是没底:“我这样的画,也能得到名次吗?”

    她总觉得自己还欠缺很多很多,对于贸贸然参赛,她觉得她就是去丢人的。

    林屿瞬间看出她的想法,她还是这么不自信,于是林屿换了一个角度,“你要这么想,去参赛不是为了名次啊,而是为了见识你的同行会有多厉害,他们每人都有各自的优点,你能得到这样一个机会,只当自己是去学习的,不就行了?”

    楚楚被说服了,她当然可以。

    书画比赛的事情说完了,希希终于想起另外一个问题,“大哥,今天下午你是不是花田旁边,沈夫人旁边站了一会儿啊?”

    “啊?你在山丘上看到了?”林屿不以为意,“当时我先去做事,结果晃悠了一圈,发现沈夫人跟沈姑娘就靠在石头边睡着了,虽然四周没人,但我想着万一呢?于是就在不远处站了一会,看到她们醒了就离开,怎么了有事?”

    希希摇头,“没事,我晓得了。”

    她没说的是,其实她在凉亭只瞧见底下有人影,谁是谁根本看不清,是沈姐姐悄悄托她问的,如果真的是,就帮她道谢。其实大哥平时对妇孺一向都很照顾,细致入微,所以希希也没觉得这事有什么值得大提特提的。

    第一百三十五章

    希希这几日就泡在花田旁边, 从高处到低处,从细节到整体,把整个花田都了然于心, 这才开始重新画。

    她采用了林屿的建议,从凉亭,低凹还有平面的三个角度画的,每个角度各有各的好看, 各有各的优秀。

    沈东篱亲自指点着希希一点点改进, 终于修改到满意,他点评着:“你原先的短板就在画工上, 现在补上来,所以进步迅猛,看着很有几分样子了。”唔,这个程度已经足够去参加京城的书画大赛,名次说不准还挺不错。

    当然了,这其中少不了他的精心指导, 沈东篱得意的想。

    沈夫人拿着画卷翻来覆去的看, 心里很高兴于希希的进步, 但是,说到参加书画大赛,需要已经成名的画家推荐才行, 这个推荐人要么是师父要么是利益相关者, 可是沈东篱势必不能担当这个推荐人。

    毕竟当年沈东篱赌画输了之后, 虽没有明说自己退出画坛, 但也逐渐销声匿迹, 如果他做这个推荐人, 对于还没崭露头角的希希来说, 关注没有吸引到,反而先得那些对手的注目,如果在使绊子,对希希未来的发展不利。

    想来想去,沈夫人最后决定去找沈东篱的好友,让他们代为推荐。画作质量出色,不拘是哪个推荐的都行。

    沈夫人把三幅画都装裱起来,寄了出去,等着回信。

    在下河村看花田的日子很快活,每日不需要担心别的,只用沉浸在大自然的美景之中,临走时还能带一点纪念品。

    林屿给他们装了好几罐的蜂蜜,因为是刚酿出来的还没凝固,看着是淡黄色的,等过一段时间就会凝固成洁白的猪油色,上好的蜂蜜除了可以美容养颜,还能润肠通便,止咳润嗓,好处多多。

    沈夫人拿东西手软,有些不好意思的推辞,林屿说:“夫人如果喝着好,就推荐给认识的夫人就行,也算是帮我大忙了。”

    “一定一定。”沈夫人连忙答应下来,他们一行人这才坐着马车离开。

    又送希希去上学,林屿产生了一种留守家长的落寞感,但这种感觉还没维持半个时辰,就被蜂拥而来的事情搅乱了。

    辛苦了三四个月,又是开荒又是种地,精心的照顾花朵,总算守得云开见月明,一罐罐的蜂蜜被酿造成功,摆在库房里,就等着还钱呢!

    众人簇拥在林屿身边,眼巴巴的等着他出主意。

    林屿点算过蜂蜜的数量,发现比预想的数量还要多,差不多分装成了两千小罐,如果按照批发售价的话,能够卖一百多两。

    销售渠道的话,可以交给负责经销蘑菇的走商队,他们早就做熟了的,只要运送过去就算成功。

    林屿联系了商行,让他们过来取货点算。

    商队的领头是个笑呵呵的男人,姓袁,因为脑袋长的圆又被大家喊袁大头,检查过蜂蜜品质后笑呵呵的,连连说:“这质量,至少也能卖到七八十文一罐。”

    “这个价格已经很不错,谢了袁哥。”林屿并不会觉得袁大头在里面赚了多少,虽然市面上蜂蜜能买到一百一,一百二的价格,那是其余店铺的本事。而袁大头给的价格,扣除了运费和人工后,他的赚头很小。

    但因为销售的是独家商品,别无分号,袁大头能在其余的地方赚回来,所以这生意还是做得。

    生意谈好了,袁大头的手下忙着把罐子搬走,一车车的运送出下河村。

    王村长目送着蜂蜜送走,又被自家儿子捅了捅腰,终于忍不住开口问:“那个,怎么时候能拿到银子呢?”

    “契约上不是写着有吗?先付了五成定金,售空结尾款,不过他们是走商,买东西速度很快的,顶多也就是半个月吧。”林屿想了想解释说,“如果大家急着要钱,先发一半也可以。”

    王村长一想,那算了,还是统一结账好,显得钱多,于是他通知村民再等半月。

    作为走商,袁大头销售的速度算是很快的,他们从原产地收集到商品之后,集体运送到某个城市去销售,对方城市商铺的大批量采购,价格虽然被压低了,但是不需要库房也不需要铺面,不会压现金流。

    果然,这次袁大头回来的速度,比想象的更快,这才七天他就折返,一见面笑的眼纹都开了,拱手向林屿道喜。

    “卖光了,全都卖光了!”袁大头红光满面的,连嗓门都大了不少,“我才刚一到城里,才放出消息我手里有蜂蜜,就被那些商人上门来抢了个干净,他们为了抢到货,差点在门口打起来。”

    “那后来呢?”

    “后来这不是没办法吗?只能两家人平分了,每个人拿到的都不多,私底下悄悄找了我,让我下次直接卖给他们,他们愿意加价。”袁大头得意洋洋,毕竟这笔生意能做成,也托赖于以前他积累的商誉。

    袁大头心情很好,于是先把蜂蜜的尾款结了,林屿一转手就把银子都交给了王村长,让他把银钱发下去。

    王村长从来没见过这么多现银,提到手里沉甸甸的,捏着硬邦邦的,他脑子也晕乎乎的:“这就,发钱啦?”

    “嗯,早点发下去吧,也算是激励大家的辛苦,这样大家养花的时候更有动力。”现在又可以种下一波花草,还能赶在夏天再收一波蜜。

    “哎!我知道了。”每户人家开了多少荒田种了多少种子,专门记了一个账本,都存在王村长那里。他抱着银子同手同脚的走回家,恍惚的把银子放在桌面上,闪烁的银光差点刺瞎了村长家人的眼睛。

    “天呐!爹你去抢钱庄了吗?”王家大儿子扑了过来,挨个挨个的咬了银子,恨不得抱起就走。

    “关门关门,快关门啊!让外人看见可不得了。”王家二儿子快手快脚的去关门,鬼鬼祟祟的缩了出来,也想学着大哥的样子摸银子。

    王村长总算反应过来,挨个打掉儿子的手,“想什么呢!还抢钱庄,你爹是那种人吗?这是村里这次卖蜂蜜的钱,还要挨个挨个的发下去呢。”他小心把银子收起来,“去,通知村里人来领钱,对了,让他们把零钱带好。”这都是整锭整锭的银子,找不开。

    消息一传出,整个下河村都轰动了,发钱了?发钱啦!

    以前是看着别人零钱,光羡慕嫉妒恨,现在轮到自己了,心里的激动真是难以形容。王村长提前说过,一户人家让派出一个代表来领,拿了钱之后还要盖签字盖手印,证明的确拿到了钱。

    有勤快的,这次拿了三两多,最少的也拿了一两多,数着手里的铜钱,欢喜无限。以前在地里忙活一年,也只能满足温饱,剩不下二两。而现在,仅仅是一个春天,就赚到了这么?

    人人心里都有一笔账,对未来生活充满了奔头,一时之前迸发出巨大的热情来。

    而林屿等到钱发完,又写了总结报告,把账目啊账册都统统整理完整,整理好了对应的数据,比如每亩地的产量,需要的人力,每日的工作时间等等都统计的一清二楚,让看报告的人能够一目了然,清晰明白。

    做数据表格对比可以说是基本功,林屿也就顺手用,却万万没想到,彻底把“白老先生”惊讶了一把。

    白县令接到报告后,自己命文书誊抄一份后,又快马加鞭的给白老先生送去,让对方也看一看他亲自批准的这个计划。

    第一百三十六章

    林家村里。

    一早起来, 林屿就带着弟弟在做晨练,扎完马步后就是一套长拳,一整套的拳法打完, 热的一脑袋都是汗。

    等洗过脸后神清气爽,就开始一天的忙碌。

    香膏铺子这边,芦荟的产量已经跟得上使用,开始正式登上销售舞台, 因为它保湿和祛痘痘的功能, 非常的受欢迎,以前因为产量问题, 只有老客户能够买到,现在呢,开始又更多的客户买到。

    除此之外,之前陈叔种下的大片紫茉莉田,也开始慢慢开花,第一批的花朵开出来后, 康平就先采集了一批, 做成了口脂, 颜色鲜艳好看,特别受欢迎。

    以前的口脂只有正红色跟浅红色,颜色单调, 并不能适用各种场合, 新推出的口脂就刚好填补了整个空白, 让年纪大点的妇人有了其余的选择。

    新出的口脂只有几十盒的产量, 刚刚上市呢, 就被一抢而空, 让头一次负责新品上市的康平康安两个很惊喜, 鼓足勇气准备策划后续。

    林屿看他们两上了手,越发欣慰,他又能空出手来,再去研发新品。

    正在思考该整点什么新花样,林屿发现何货郎过来找他。

    何货郎住在隔壁县城,不光是他背着箱子走商,他手下还有十几个同村兄弟,铺开的销售渠道特别广,不光在翠州城内,还有他们自己的县城跟下辖村子,是飞鸿绢花最大的销售商。

    何货郎是个很守诚信的人,做事都按照契约执行,跟他合作这么久,林屿一直很放心,突然听到何货郎来找他,林屿还惊了一下,难道是最近的货出了什么问题?

    何货郎连连摆手,“不不不,作坊里出来的绢花品质一直都很稳定,没什么好挑剔的。我来是想告诉你一声,以后让我堂弟来拿货,两边有什么事情也是跟他交流。”

    何货郎的堂弟小何是个很腼腆的青年,见状连忙过来打招呼。

    “那你呢?攒够钱,不做了?”林屿问。

    闻言何货郎搓了搓手,嘴角勾起想要压,又始终压不下去,他索性笑着说:“钱还有赚够的吗?我恨不得一直赚呐!是我媳妇怀了孩子,她一个人留在家里我不放心,所以我打算暂时把生意停了,专心照顾她。”何货郎自己成亲七八年,一直没有子嗣,现在好容易有了,宁愿暂时放弃走货,也要先照顾好媳妇。

    “恭喜恭喜!”添丁进口是喜事,林屿连忙道喜:“我该封红包的。”何货郎也算是合作良好的伙伴了,该封红包的。

    “不急不急,以后再说,现在还早呢!”何货郎勾起的嘴就放不下去。

    林屿不得不多关心了两句,“可是养孩子正是费钱的时候呐,够使吗?”

    提到这个,何货郎心里也没底,“我还有些积蓄,能够用上几年。”至于其他的,到时候再说。

    林屿想了想,“既然这样,你有没有想过,从行商变成坐贾呢?也就不用到处走动。”

    “坐贾?”

    “嗯。”

    现代用商贾之人来指代做生意的人,其实两者有区别,“商”指的是行商,走街串巷贩卖货物的就叫做行商,有固定商铺等着客人上门的就是“坐贾”。何货郎干了这么多年,积累的信誉不浅,转行去经营铺面,一样能吃得开。

    何货郎一愣,开始皱眉沉思,这事好像也...不是不行?其实当货郎风吹日晒的,虽然赚钱也真的辛苦,这些年他也干的累了,本来是想趁机休息,可又担心银钱不够。做货郎的,都是手停口停,干一天活赚一天的钱。

    林屿提出转行的主意,还真的让他心动了。

    小何货郎也鼓起勇气说:“对啊哥,你在咱们镇子上租个铺面,不管是货品渠道还是顾客这不都是现成的吗?还能就近照顾嫂子两不误。”

    “你让我想想,再想想。”何货郎思索着,“其实也不是不行,但是得先准备准备。”

    “你的事情你瞧着办,我不过出个主意,你能过的轻松点。”林屿接着说:“想好了回个话。”

    “嗯。”何货郎去拿货了,顺便还带走几盒刚出的紫茉莉口脂。

    没过三天,何货郎又倒回来,决定就开铺子了,他们的村里距离县城不远,何货郎的积蓄也足够租个铺子。

    “开铺子挺好的,还是多谢林老板帮我出的主意,不然我就钻牛角尖了。”他想通之后高兴的很,列了一张单子出来,“我准备拿这些货,没问题吧?”

    “货肯定没有问题,我还有一个特别的东西要给你。”林屿转身进了屋里,拿出一块两尺见方的木头牌子,木质普通,但是打磨的非常光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