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别急,”李大冰蹲下身子,“阿林阿柳你们看看这的草哪里有踩过的痕迹,我们顺着痕迹找。”

    “嗯嗯。”李林李柳点头,仔细的观察着草地,很快发现有一处草不对劲。一般的草都是参差不齐,而这丛草的草叶都顺着一个方向,是有人走过造成的。“爹,找到了。”

    “是这儿。”找到路就好办了,“我们走。”父子三人丢下砍下的树和干粮不管,着急的顺着痕迹追过去。

    很快,李大冰就接近柿子树了。本来,三人还在纠结该顺着哪边走,结果就听见“碰”的一声有树倒下砸在地上的声音,于是立刻赶了过去。

    彼时的翠花和韩城还在树上待着呢。

    “呼……”后知后觉的长呼了一口气,翠花觉得脊背有些发凉,像是有冷汗在身上。

    “没事吧”韩城摸摸翠花的头,有些凉,翠花闻声看过来。

    “没事就好,没事就好。”脆弱的女孩子收到惊吓就不好办了。因为野猪受伤逃跑所以才会有后来的一系列事,韩城自觉这都是自己的错,心里怀有愧疚。

    “早知道就听你的话下树了。”翠花后悔。

    “我让你下来你还偏不,要说害怕我都上去接你了你怎么还不肯下去”韩城还是不理解。

    “我柿子还没摘完呢,你莫名其妙的叫我下树,我为什么要听你的!”

    “你是去树上摘柿子,不是被野猪吓得爬上树的”

    “不是啊!我先上树摘柿子然后野猪才来的。”

    ……韩城扶额,搞了半天就是一乌龙,这树会倒估计是自己上树的时候借力踢的,还是自己的错。人家好好在摘柿子呢,先是野猪来撞树,后来自己一来,就没理由的让人家下来,还把熟给弄倒了……这叫什么事啊!

    翠花无辜脸。

    “翠花,翠花……”这是终于姗姗来迟的李大冰三人。三人顺着柿子树倒下的方向一路走,终于找到了正确地点。

    “翠花,翠花……”李林四处看,翠花呢抬头一看,“翠花!看,爹,翠花在那呢!”

    李大冰顺着儿子的手看去,的确是翠花,但是……旁边那人是谁

    “爹,大哥,翠花没事,太好了。”李柳放松紧抓这斧头的手,心情也轻松起来。

    是爹和大哥二哥!翠花激动起来,“快,我要下去,快带我下去。”

    看了底下的人一眼,韩城带着翠花跳下树。

    作者有话要说:  啦啦啦,更新来啦~

    收藏收藏~收藏和评论是我码字的动力!

    明天元宵节,大家都要吃元宵,团团圆圆哦~

    ☆、35

    脚一沾地,翠花就跑过去抱住李大冰,“爹~”

    “唉。”李大冰答应,摸摸女儿的头发,心软成一片却又忍不住呵斥道:“都叫你不要乱跑,这山里很危险,你怎么就不听话呢!”

    “爹,我知道错了。”翠花认错,真心的那种!谁知道就是来摘个柿子都那么危险,再也不乱跑了,绝对!

    这边李大冰教育着翠花,李林李柳也跑过去,“翠花翠花,你知不知道我们很着急啊都说自己是大人了,还不听话乱跑!”“翠花,你怎么能乱跑,要是迷路了怎么办!”

    “我知道了。以后保证不会了!”

    那边韩城一个人孤零零的站着,背后是一只死去的野猪和丢在地上的弓。韩城就这样站着看翠花一家人和和乐乐的说话。

    “翠花,那是谁”终于有人注意到韩城了,问话的是李林好大哥,“我刚看见你和他一起在树上这是怎么回事”

    李大冰也皱眉怒视韩城,这个男人是谁翠花怎么会跟他在一起!

    “他是……是……”遭!翠花语塞,忘了问叫啥名了!

    嗯不认识李大冰和李林李柳都用怀疑的眼光看着韩城,这人有什么目的

    被盯着的韩城压力有点大,“在下韩城。”

    “对对对,他叫韩城!”原来叫韩城啊。

    “然后呢还没说你怎么会跟他在一起!”李林拉过翠花,“他有没有对你做什么”

    做什么翠花不解,“没有啊。”

    翠花说的不清不楚,李林李柳都戒备的看着韩城。

    李大冰看着韩城的那张脸,迟疑的出声问道:“你是韩家二郎吧就是下河村韩三家的儿子!”开始还是询问的语气,后来却是笃定了。

    “是!我是韩家二郎,您是……”

    “我是住在上河村的,你叫我李叔就成,我和你爹一起做过活。你不认识我也是应该的,我上一次见你你还是个小萝卜头呢。早就听说你从军中回来了,一直没见过你,没想到会在这里看见你。”上河村在下河村上方,要去镇上都要经过上河村,再加上两个村子离得不远,所以两个村里的人基本都认识,有什么事也会大致知道。李大冰早就听人说过韩三家的老二从军中回来的,却一直没有见过,所以刚见面没有认出来。但是韩城他小时候见过,仔细瞅了下还是能认出来的。

    “李叔。”

    真的是从军队里出来的啊!翠花想,难怪给人的感觉就像兵哥哥一样,原来真的是兵哥哥啊!

    “这是我大儿子和二儿子,李林和李柳,这是我大女儿,翠花。”李大冰指着三人给韩城一一介绍,末了问:“韩城哪,你和翠花这是……”

    韩城瞅了眼翠花,慢慢把事情从头到尾说了一遍,没有半点隐瞒,“李叔,就是这样的,都是我没弄清事实,差点害翠花妹妹受伤,真是不好意思。”

    翠花妹妹……感觉咋那么不对劲呢!翠花皱眉,果然还是名字的问题!

    “这样啊。”听了韩城的一番解释,李林李柳再看翠花的神色,知道事实经过就是韩城说的那样,总算是放下了心。

    “李叔,这野猪你们带回去吧。”聊了“家常”,到了分别时刻,看李大冰带着李林李柳和翠花准备离去,韩城捡起上树前丢在地上的弓,指着地上的野猪对李大冰说道。

    “那哪行!这是你打的,我们怎么能要!”李大冰拒绝,这是别人的猎物,自家没有付出一点,怎么能要!

    “就当是给翠花妹妹赔罪了。”韩城看了翠花一眼,小丫头今天受了惊吓,得好好补补,瞧那瘦的,眼睛都占了脸的三分之一了,小胳膊小腿的,还是多吃点好。

    被当成瘦子.的确是瘦子,但没有韩城想得那么夸张的瘦子翠花:这人看我的眼神为什么那么奇怪!

    “不用,翠花还多亏了你,否则从树下摔下来可不是小事。”李大冰还是拒绝!

    “李叔要是推辞就让我难以安宁了,”韩城脸上还上一副苦恼的样子,“李叔就当是为了让我安心,收下吧。”

    “这……”李大冰还想再拒绝,可韩城都把话说到这份上了,拒绝了也不好,可也不能白要啊,要不……“这样吧,既然你这么说了,我们就要点肉就行。”看韩城还要说话,先一步说道:“你就不要多说了,再说我就走了。”

    唉,韩城叹气,送个东西都那么难!“那行。”说完,拔出背后的一把刀走到野猪身边开始分肉。

    韩城去分肉,翠花看看傻站着的李林李柳,“大哥二哥,我们去摘点柿子吧,我之前摘的不知道有没有摔坏。”

    李林李柳傻傻对视一眼,发现没有事做,爹去给那个叫韩城的帮忙了,他俩不能就这么干站着啊,还是得做点啥。“行,反正这树倒了,我们多摘点。”

    最后,翠花和哥哥们摘了三口袋的柿子。翠花特意给一个口袋里装的满满的,准备给韩城带回去。

    韩城把肉分了,给李大冰一个猪后腿,说是后退,其实还连着小半个身子。

    “这太多了。”李大冰不接,这也太多了,不能要。

    韩城抿着唇,找了草叶把猪腿放着,提起剩下的猪肉就走。

    “唉,你别走啊,你等等,”翠花跑过去,递过一口袋柿子,“给你。”

    看着翠花扑闪扑闪的大眼睛,韩城不说话,接过柿子转身飞快的离开了。

    李大冰:我的台词还没说呢喂……

    于是,父子三人加个小翠花带着一个猪腿和两袋柿子回家了。哦,还有一背篓的野菜。至于树……呵呵,不能只靠人力拖回去吧,还是先回去找人帮忙再说。

    回去的路上,翠花好奇的问了李大冰关于韩城的事。介于翠花还小,而韩城已经二十“大龄”了,李大冰只当翠花是好奇,而且李林李柳两个也想知道,就给从头到尾说了一遍。

    这韩城,是下河村韩三的二儿子。韩三有两个儿子一个女儿,韩城排行老二,家里人都叫他二郎。

    当初,新皇还是个王爷的时候,当时的皇帝昏庸无道,新皇举兵谋反,在领地内征兵。这韩城就是被征兵给征到军队里去的。这征兵不是强制的,也不是要求一家非得出一个人,就是给钱,然后征兵。过关的人编进军队,给家里发二十两的银子。

    韩城的娘身体不好,那年苛捐杂税太重,家里的收成都交了税,没有钱看病差点就去了。韩城为了给他娘看病,自己偷偷去报名,结果录取了。韩三和小韩氏(韩氏是李奶奶)不让,韩城就拿了钱抓了药。拿了征兵的钱,就必须得去,韩三和媳妇就只好挥泪送别韩城。

    被征走后,韩城几年都没有音讯,村里人都以为韩城死在外头了,只有小韩氏不信,一直拦着韩三不让立衣冠冢。

    没成想,这韩城真的活着回来了,在新皇登基的两年后。

    新皇登基,下皇诏免三年的地税,今年是第二年。这也是分家时翠花就能分到那么多粮食的原因。不用交税,自然收成就多了。

    韩城今年十九,是十四岁那你年走的。当年家里给定的亲也因为韩城去当兵而退了。

    李大冰带着这么大一只猪腿回家,杨氏自然诧异,等问清事情之后,首先做的就是把翠花一顿训,并且严肃的声明下次再也不许翠花去青山了!

    翠花:让我去我也不去了,野猪真的好恐怖啊。

    作者有话要说:  男主:给,一只猪腿!

    翠花:给,袋柿子!

    男主:收了猪腿,你就是我的了!

    翠花:收了柿子你也是我的了!

    ☆、36

    话说李大冰找人把树拖回家,然后就开始制作板车了。这个板车是那种有两个轮子,后面还带有一个可折叠的支架。当板车走在路上时,支架是收起来的,平行与板车。当板车在镇上煮面时,支架是放下来作为支撑架用的。

    因为镇上的摊位是要交摊位费的,所以板车并不像拉货用的那种板车那么长,也没用那么矮,而是差不多两米左右的长度,然后高度是到杨氏的腰部,这样方便杨氏揉面擀面条,还不累人。

    这次卖面条不像卖刺球果那样只有李大冰父子三个去镇上摆摊了,而是全家人都去。杨氏是擀面条的主力,李大冰是拉板车的劳力,翠花和李林李柳要去端碗、洗碗、收拾桌子。这样,石头和小草没人看了,干脆带着,不让乱跑就行。

    李大冰找时间去了镇上,牙行的张大哥托人带信说摊位找好了,让李大冰去看看哪里合适,然后交钱。

    到了镇上,张大哥带着李大冰去看了摊位。张大哥不是租摊位的人,不知道哪个更合心意,他只能根据李大冰的要求找到描述相符的摊位,然后让李大冰自己来看,决定到底要哪个。

    一共有三个合适的地方,一个是在闹市,地方有点小,周围都是卖吃的东西,而且直走就是卖菜的地方。一个月50文钱。第二个是在德顺酒楼前边,一个月30文,摊位很大!第三个是在一个布店前,一个月45文钱,摊位大小还行,而且周围没有卖吃的。

    李大冰三个摊位都看了,但没决定下来,想回家和杨氏商量一下,于是和张大哥约定好三天后来交钱定摊位。

    李大冰回了家和杨氏商量租那个摊位好。杨氏觉得第三个不错,周围没有卖吃的竞争少。李大冰喜欢第一个,周围都是卖吃的,虽然摊位费贵点,但人多,应该能多卖点。

    翠花嘛,觉得第二个地方不错,地方大还便宜!李林李柳的选择和李大冰一样,第一个,50文钱的那个。

    但是……经过一家人的商量最后定了第一个摊位。其实翠花不是很能理解。但是经过李大冰的解释翠花就悟了。

    第二个地方虽然便宜,地方也大,但是是在德顺酒楼的前边,有了德顺酒楼的对比,哪怕比德顺酒楼的便宜也卖不出去,再说之前还跟德顺酒楼做刺球果的生意,现在去人家店前摆摊不是挖人么!

    第三个地方就更不行了,周围是卖布的,布最怕沾这些汤汤水水的。虽说周围没有卖吃的,自家独一份,但是穷人家不买布,买布的不穷,怎么会看上自家的小面摊呢!

    还是第一个好,周围竞争多也不怕,来这个闹市的都是想吃饭的,总会有人吃自家的面条。一旦市场打开了,生意就好做了。这地方离卖菜的地儿近,来往的人多,人多好卖。你不吃他吃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