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9h9小说网 > > 古代长兄日常 > 古代长兄日常 第121节
    付英先生过来做拳脚师父这么长时间,日日相处,还是能看出几分性情的。

    “不过边关,是什么样子呢?是不是什么都没有?然后种什么都种不活啊?”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怎么会养不活呢?如果土地缺水,自然有耐旱的品种去适应,生物进化是很神奇的。而且那些地方缺水,反而瓜果会甜的更蜜一样,比如葡萄,跟咱们这里的完全不是一个口味。”林屿想了想县志里的记载,还有他估摸着的位置,混杂着现代记忆瞎编的。

    康平咽了口水,脱口而出:“如果西瓜种在那些地方,岂不是长的更好?”

    林屿一怔,“当然会更甜,但是运输不便,只能供当地人享用了。”这时候真是怀念现代的运输速度,能够吃遍全国土的水果,新鲜又便宜。

    “对喔。”康平觉得自己忘了这点,西瓜顶多能保存十来天呢,就是快马加鞭也来不及。

    两人一言一语的聊起各地的特色水果,越聊越是起劲,话题早不知道歪到哪儿去了。

    赵德的生意谈完了,他也不住到客栈里,反而硬在村里找了一间屋子住,一早就起来,狗狗祟祟的去看付英教人练习拳脚。

    林屿跟康安是纯纯过去打酱油的,目的就是遇到袭击有点反抗余地,加之强身健体,其余的不求,教习过基础后,付英时常跟康平一起练招喂招,这时赵德总要站出来主动做陪练。

    他就是不信这个邪,自己怎么会输给一个小孩儿呢!没道理啊!他一连打了好几回,都是输多赢少,始终想不通。

    付英笑骂,“你都打不过我,还想打过我的徒弟?做美梦去!”

    赵德难掩羡慕:“这么好的徒弟,我也想收一个去,不光天赋好脑子也好,甚至家里也支持,难能可贵啊!”

    有句话叫穷文富武,就是这个道理,学武需要富裕的家庭打基础,吃不好喝不好,高强度的锻炼身体不补充营养,谁受得了?早早会留下暗伤,或者半途夭折。

    付英两手一摊,“咱运气好,没办法。”

    赵德酸的直咬牙,哼!

    不过康平可不在乎这些,趁着有人练招,抓紧每一次的机会练习着,并且事后复盘,思考自己上一次的错漏出在什么地方,飞快的进步着,每次再跟赵德交手,都跟上次不同。

    等到后来,库存都整理好准备装车时,赵德都快舍不得走了。

    康平过来跟他交接点算,“一共是干蘑菇三千斤,蜂蜜五百罐,蘑菇酱二百罐,在外包装上标注了生产日期和保存时间,记得别吃了过期的。”然后当着赵德的面过称,两边都放心。

    赵德左瞧右看,“不是说有茶叶嘛?茶叶呢?”他怎么没瞧见?

    康平把木箱子掀开,里面用木条固定了罐子,“诺,这不是?”用牛皮纸包好的茶叶,刚好塞到缝隙里做为缓冲,既节省了空间,又不会让罐子被震动。

    赵德只能竖起大拇指,表示实在妙招,他感叹:“术业有专攻,还是得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

    事。”

    “那当然!”得了夸奖,康平比自己被夸还高兴。

    点算完毕后,赵德当即交付全部款项,指挥着人把东西运走,他离开翠州之后,还要赶去临近的几个州城,跟同伴汇合,然后一起赶回玄州去。

    目送着赵德离开,林屿开始觉得,是时候再次扩大蘑菇规模了!如果这笔生意,想必会有源源不断的订单跟雪花一样飞来,如果再能辐射到玄州周边,这门生意就可以说能吃三代了。

    林屿想着,也不晓得玄州附近的气候,适不适合种蘑菇呢?如果能行,迁一部人去种植,还能节省下运费成本,那能赚的更多呢。

    林屿做着以后产业遍布各地的美梦,不过很快订单就跟雪花一样飞来。

    作者有话说:

    在罐子外部填充茶叶做防震的点子,是以前海商出口瓷器时常用的办法,一物两用,还能多运送一样产品,其实以前古人也非常善于动脑的。

    第一百七十一章

    等林屿一打听背后的原因, 原来还是上次拍卖的蘑菇酱铺开了市场。上次的商家以一个特别优惠的价格买下了蘑菇酱,他的商行距离翠州还有一小段距离,并不会影响到本地的生意, 也是因为货量大,商家以非常优惠的价格售卖出去,没想到一下子广受欢迎,供不应求, 那些才买了一罐两罐的居民捶胸顿足, 暗恨自己没有及时下手。而反应快的在吃完第一罐后马上就去囤货,低价买了七八罐, 等到别人反应过来时已经全部卖完。

    甚至还衍生出了黄牛,加上十文二十文的价格去买,毕竟原价也不贵嘛,东西不仅鲜美好吃还方便省事,容易取得,佐餐或者拌面都是一绝。

    那位商家也是脑子灵活, 深知这次的蘑菇酱大卖不仅有味道的原因也有价格的优势, 如果恢复正价会失去这个优势, 故意采用饥饿营销,拖了一段时间,让客户天天都空手而归, 这才跑来下单。

    不过林屿这头就不是饥饿营销了, 他是真变不出来, 目前的库存全都让赵德采购走了, 还剩什么?新的蘑菇还在棚子里种着呢!最少也需要半个月才可能做出新的来, 制酱又是另外一回事。

    “这这么可能呢!我不信!”那个商家磨完林屿, 又跑去磨林青山, 林青山被闹的抹不开面,直接把库房打开给他看,里面就是空空荡荡的,货架子上只零零星星的摆了几十罐,还是给老客预留的。

    没法子,商家只能怏怏的准备离开,林青山却像是鼓足勇气,突然从角落里翻出来一罐酒水,揭开封盖:“来都来了,总不能打空手回去吧?不如尝一尝这个水果蜂蜜酒?滋味可口,味道绝佳!”

    四大金句的威力不可小觑,商家还真觉得,他不能空手回去,顺势品尝了蜂蜜酒,一尝之下,即刻被味道征服了,酸甜可口口舌生津,味道好不说价格还优惠,买,不买不行!

    但出于生意人的谨慎,他也只是下单订购了五百罐,另外还要二百罐的蘑菇酱,因为现在蘑菇酱,限购啦。蜂蜜酒并不怎么依赖原材料,还可以根据季节来更换水果,什么口味都行,但蘑菇是必不可少的,所以产量一直提不上去。

    等商家走了,林屿还纳闷,怎么这次大堂哥如此的大方?

    林青山哼哼唧唧的说:“咱们私底下竞争,但走出这个县城,谁不说都是一个地方的?外人眼中就是长兴县的酱,长兴县的蜂蜜酒,可不会分的这么细,能顺手搭一把当然要搭一把。”再说了,他们之间又没有竞争关系,互相扶持有何不可呢?

    “大堂哥现在也学会互相协助了。”林屿只觉得环境真是催人变化,或者说土壤合适的情况下,种子就会慢慢发芽。

    但与此同时,这两样产品的辐射里也在逐渐的靠近周边,不再局限于一个县城或者一个州城,而是在附近好几个地方都有了名气,别人在提起长兴县,第一时间脑子就会冒出两样特产来。

    而两边的人手也开始有些不够,男女老少起上阵,干自己力所能及的活,就这样还连轴转,人人都是加班加点干活,林屿让两边的村长负责再招一些工人过来干活,并且说,“配方保密的事情,不用我说大家都晓得,就不用过分强调了吧?”

    下河村王村长忙不迭点头,“那当然!这可是全村几百口人的饭碗,怎么能被砸了。”关于配方,那可是掌握在绝少数人手里的,绝对外泄不了。

    林屿一想酒曲配方,各色水果以及蜂蜜的配比的确很机密,都是尽量把原材料研磨碎然后再下锅的,没点功底根本发现不了。而就算同一个师父教出来的厨子,最后成品菜的味道也未必一模一样,也算放下半颗心。

    其余村里的人早就眼馋进作坊赚钱的机会,眼巴巴的托关系托亲戚,结果也没进来,他们也不挑啊!随便哪个作坊都行,只要能赚钱,现在听闻这个消息,立刻开始跑来面试,村长认真从里面挑选了手脚麻利肯干活的,告诉他们作坊里的规矩。

    “每次进出都要换衣服,勤洗手,咱做的是吃食,一定要注意卫生,另外就是不能偷偷带产品出去,想吃想喝的,咱们有专门的员工餐。”王村长一遍遍的强调着,然后让新人根据自己的尺码选择罩衣,罩衣就是能把全身包裹起来,连头发也包了起来,不仅不会弄脏衣服,看着整洁,还美观。

    王村长起初看不惯这笔额外的花销,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使用后,发现罩衣投资小,但效果好,别的不说,那统一的颜色,就比花花绿绿的好看。

    经过一段时间的培训,加上新旧员工轮流拍板排班,新员工也逐渐适应了环境,但是种蘑菇不一样,是很需要保密的,村长大伯伯想来想去,只能先把做酱的员工调回去,让新员工负责别的部分。

    但产量还是提高了三分之一,等到员工熟练还能再进一步。

    说起蜂蜜酒来,林屿自己还是偏爱桃子味的,甜美可口,比酸唧唧的青梅或者李子强多了。不过他每次喝两口都得偷偷的,生怕被两个弟弟逮住,也闹着要喝,他们可喝不得。

    说到桃子,他们后院里还种过两颗水蜜桃树,味道特别好,每年都能结几大筐的桃子,吃都吃不完。

    偷的浮生半日闲,他切了一个水蜜桃,在树荫下享受安静时光。正安静着呢,后院的大门被推开,康安探出一个脑袋来,狗狗祟祟的招手。

    “干嘛,这么神秘?难道天上要下金子雨了?”林屿笑骂道。

    “不下金子雨,但是也差不多了。”康安憋不住就笑,硬招手把林屿拉去看,结果跑去瓜田一看,原来是瓜田里有些长的快的,已经结出巴掌大小的瓜来。

    “哟,真快!”林屿在瓜田里逛了几圈,发现好多都结果了,想了想,“顶多还有一个月就差不多要彻底成熟,但是我们又不能等到彻底熟透在运送,需要提前个五六天。”

    康安点头:“那要不要提前造势?先预热宣传一波?”

    “需要怎么造势,这件事我就交给你跟康平了,也让我看看你们两的本事。”林屿拍了拍康安的肩膀,“这次也该你们两露一手吧?”

    康安眼前一亮,立刻就答应下来:“好啊!我也想试一试。”看看他自己能办到什么模样呢。

    既然说好了让他放手去做,林屿更不吝啬,让他只要觉得有需要的东西,都准备齐全,不论是人手还是别的,该用就用。

    但西瓜作为时令瓜果,固然价高难得,可存放不久也是他的确定,最好的销售法子还是少量多次,免得囤积。

    康安觉得不以为然,“要我说,今年是第一年的成果,最好先保持格调,价高者得,宁愿多消耗路费,也要多跑几个城市。”

    想想他们本来就有一个优势,靠近码头,水运速度极快,何不利用这一点呢?

    康安有了大致的规划后,摩拳擦掌说:“时间不得人,等我过上几天就去雇佣船只,准备人手。”

    “记得带上护卫!”林屿叮嘱,“头一次碰面的,都是先敬罗衣后敬人,排场一定要摆够。”

    “我这样,已经够了吧?”康安打量自己,轻便易活动的装扮,哪里不合适了?好在他听劝,

    “好,我记住了。”

    他们两带着一些信任的伙计出门,循着地图上的路线,估算水路五日内能到的州城,开始了业务拓展造势。

    等他们两一走,林屿头一次发现,家里居然如此的安静,就剩下他跟付英先生两人,付英没有可以教导的徒弟,也焉哒哒的提不起精神来,但林屿让他出门去跟着那两人呢,他又不去。

    “我得留着,哪怕是为了安全。”付英显然还记得从前的打闷棍事件,坚决不肯挪步。提到那个,林屿也不吭声,小命要紧小命要紧。

    两弟弟出门谈生意,他也不能拖后腿,越是临近结果越是不能懈怠,需要挖好排水沟,免得湿漉漉的地面排水不及时,非常容易导致西瓜被小虫子吃掉。然后,如果碰到空中的小鸟想要加餐,也是需要提防的。

    小心谨慎的过了十来天,瓜长的越来越好,而出门去造势的人也回来了,一见面很难从表情上看出事情办的这么样。

    林屿还以为事情没办法好,安慰道:“没关系,现在时间还早,就是先找买主也来得及,好东西从来不愁市场的。”再说了,他们成本又不高,亏了也不怕。

    康平捅了捅康安,两人齐齐露出一个笑容来:“哈,大哥也被唬住啦!我们不仅找到了足够的买主,还是非常慷慨的买主!”

    林屿松口气,一人甩了一个白眼,“吓唬我好玩吗?”

    “也不是吓唬,我们都不敢相信啊,一斤瓜竟然卖到二两银子!”康平比划出两根手指头,乐的眼睛都看不到。

    第一百七十二章

    林屿还记得去年二指宽的一小块西瓜就能卖到二百文, 综合来算肯定是比一斤二两的价格贵的,但是零售跟批发当然不会同价,而起不同客户能够接受的价格也不同。

    康平趁机替他邀功:“这次全程都靠康安自己计划的, 谈订单也是他谈的。”

    “那你就是去打酱油的?”

    “我嘛,能够打酱油就不错了。”康平退后一步,把康安让到前面来,微微一笑, “功臣在这里。”

    他虽然能经营能算账, 对于生意怎么经营门清,别人如果用了什么小花招也骗不到他, 但这只是会做,而不是自己喜欢做。

    “好吧好吧,等这次忙完,就彻底犒劳我们的大功臣。”林屿把人往家里让,“先回去好好洗洗,然后给你们接风洗尘。”

    出门这一趟虽然才十来天, 但路上肯定没有听过奔波, 可需要让他们好好的休息休息, 洗过澡后又压着他们先简单用了两口饭,没一会儿,两人就东倒西歪的, 困的眼睛都睁不开, 歪在书房里就睡着了。

    看着两人眼下的乌青, 林屿心疼的很, 可玉不琢不成器, 不让他们独自经历风雨, 孩子就永远只会躲在大人的庇护下, 学不会长大,他也只能当那个狠心的大鹰了。

    蹑手蹑脚的给他们盖上薄被,然后倒退出书房,林屿正打算算一算这笔能赚多少钱,突然大门口有人影晃过,王村长走了进来,他满腹心事的样子,眉头紧锁。

    林屿做了个小声的手势,然后把人拉到院子外头,“有事?”

    王村长点头,“是蜂蜜酒的事儿,最近订单一直在涨,产量也慢慢跟上了,但是昨天有人过来找麻烦。”

    “嗯?我怎么不知道?”林屿皱眉,“你该早点告诉我。”

    王村长挠头:“我觉得这事有蹊跷,是打算查问清楚再来找你讨主意的。”说着,王村长便把昨日的事情娓娓道来。

    天气炎热,蜂蜜酒也越发的热销,在忙碌一天之后,喝上一口在井里冰镇过的酒水,凉意从胃里透到心里,别提多舒服了,所以也卖的更加的好。

    不管是大商家过来采购,一些小商户也会寻摸到地方,少少的采购,他们的订单虽然小,但王村长秉持着蚊子再小也是肉的精神,买上五十坛就有批发价格,倒是吸引了不少的小商户过来。

    但昨天,有个小商户突然过来嚷嚷,说是酒水喝的人拉了肚子,过来找王村长给个解释,当时好多小商户一起听到了。

    食品安全,人人都关心,毕竟是进嘴的东西啊!王村长先是一惊,然后第一反应就是不能让别的商户走了。

    现场不解释清楚,让他们看到真相,回头就是长了一百张嘴也解释不清楚啊!不得不说林屿天天耳提面命,再三做员工培训还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