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y9h9小说网 > > 古代长兄日常 > 古代长兄日常 第122节
    王村长先把人稳住了,请大家一起做个见证,诚恳解释,然后问那个商户,什么时候拿的订单,拿了多少,他们都有账本可以查的,甚至包括每一批酒液的生产日期,数量,都是做了存底的。

    一查之下,王村长就看出一点不对劲,那人每次订购一百坛,最初是十天卖完,后来逐渐缩短,每次提货都会提前,这次怎么隔了十三天才来?

    王村长提出要看把人喝坏的那坛酒,就是酒水喝完了罐子总还在吧?那人把罐子一拿出来,立刻漏了陷。

    因为当初蜂蜜酒的酒标,是林屿设计过的,抬头是两个变体的长兴二字,然后是水果蜂蜜酒,都是沈明玉的字体,而其中的水果二字会根据季节变化有所不同,并不完全一致,然后,酒标贴还有暗纹,甚至连生产日期写在什么位置都是有讲究的,两厢一核对,立刻就比出不一样的地方。

    过来找事的小商人憋的脸通红,又是羞又是恼,他是从他商场兄弟手里拿的酒,压根没有起疑心,谁知道竟然买到了假货!当时兄弟还信誓旦旦的说,他家里有人在酒坊工作,能用以低价拿到蜂蜜酒,他还信了十成!现在看,统统都是扯淡!

    小商人回去找没找回场子王村长暂时还管不上,至少在场的小商人不会误会,没有损坏名声。

    王村长本来以为这事就这么过去,结果他儿子冒了出来,尝了一口那剩下的半坛酒水,非常肯定的说,口味上有五成的相似。

    林屿听到这里已经开始皱眉,“酒水在哪儿?我去尝尝。”他得亲自去看。

    关好大门,林屿走到下河村,准备亲自处理这事。

    其实市面上什么东西热门热销,就会被仿冒,这属于非常常见的,从最早起家的绢花,再到后来的超市,几乎每一样都被仿冒过,不过都没有仿冒到核心,对此笑一笑也就过了。

    甚至有一家绢花摊位,想尽办法都没有模仿到其中的神韵,最后一算成本,花在里面的银钱比直接去进货还贵的多,最后直接跑来进货成了经销商。

    所以对着仿冒这种事,可大可小,全看有没有涉及到核心。

    他给王村长简单的解释一回,这其实跟饭馆差不多,哪一家卖的菜品都不能算是独一无二,可味道才是最重要的关键。

    王村长回过味来,也对,东家开面馆,西边难道就开不得面馆?虽然他们是头一批做蜂蜜酒的,可也拦不住别人做吧?

    在没见到证据之前,林屿暂时没有那么乐观,一切都要以证据说话。

    那半坛残酒开过封,味道已经变了,倒在碗里还透着微微的混浊,林屿晃动酒碗,先闻后尝,尝过一口没有说话,又重新尝。

    王村长心都提了起来,咋了,这是什么意思?

    林屿又尝了两口,终于开口:“这酒绝对有问题,恐怕是方子泄露了。”

    “啊?!”王村长一个激灵,激动的差点把桌子掀翻,“不可能!”

    “听我慢慢说。”林屿放下变味的酒水,“通常酒水就是酒曲加上各色水果,万变不离其宗的,但呈现出来的味道却不一样。但是,我们这款酒水里,加了一点点的薄荷叶,这就是别人没有的秘方。”除了薄荷叶还有两三位气息清淡的草药,更添风味。

    而这些草药都是晒干后研磨粉碎,塞进纱布里,除了林屿跟王村长都不知道具体比例。

    一听到这话,王村长和林屿面面相觑,思考到底是什么地方出了错漏。药材是一次采购足的,因为跟香料一起买,通过采购单是看不出分量的。

    用完的残渣也是王村长负责处理的,王村长连忙摆手:“我保证我绝对没有泄露!就是说梦话也没乱说过!”

    “倒也不一定是配方泄露了,也有可能是人的舌头灵敏,尝出来的,先别慌,先想想有没有出错的地方。”

    林屿想想自己最近的行动,确定自己没有跟任何人提过,甚至没怎么接触过草药,因为库存足够一次配了很多。

    王村长也在回味自己最近的行动,林屿引导他慢慢回忆,王村长终于咂摸出一个人选来,“有个人,有点可疑。”

    “嗯?说说?”林屿鼓励他说。

    王村长就迟疑着回忆,有一次他在小房间里拿出药材包来,当时不小心撕破了一包,撒在衣襟上,于是王村长把地面打扫干净后,再去找水洗干净,痕迹是打扫干净了,但路上有好几个人撞见了他。

    “的确有些可疑。”林屿心说薄荷味道重,八成被人闻到了。

    “小心别惊动了那几个人,看看他们最近有没有什么异样。顺便查一查那个仿冒酒水,到底是谁在卖。”两边都要留神,才能知道到底是谁背后捣鬼。

    王村长羞愧难当,恨不得把脑袋藏好,这次的篓子出在他这边,他发了狠,一定要查清到底是谁!

    “只有千日做贼,没有千日防贼的道理,偶尔出点漏子是难免的,被人盯着,没有这次也有下一次。幸好这次他只是闻到薄荷的味道,其余几味没出事。以后....”

    “保证不会有下次了!”都上了一次当,难道还能同一个坑跌两回?王村长心里发狠。

    两人分头行事,林屿则是让人去查到底是哪家酒坊仿冒的,不过那家酒坊还没等到打击报复,自己先倒闭了。

    那户小商人被拉肚子的客人闹了一回,跑来下河村又丢了一回脸,心里憋气,直接带了亲戚把酒坊都砸了,所有的存货都被砸个精光。

    大概这也算恶人自有恶人磨?

    林屿只是查清了幕后老板是谁,等着后续。

    王村长那边动作也快的很,不过没想到一个回旋镖啪一身扎到了自己身上,那人竟然是自己姑姑的儿子,也就是王村长的外甥。

    王村长外甥之前沉迷赌博,差点连地都卖了,姑姑舍了老脸上门来求给个工作,又有外甥做出痛改前非要改过自新的样子,王村长这才把人收下,结果没想到外甥一开始就没憋好主意。

    作者有话说:

    很多新产业一开始都是从山寨起家,然后慢慢做大做强的。

    第一百七十三章

    这一回, 再大的人情再亲密的关系也没起作用,姑姑在地上哭闹撒泼,外甥也苦苦哀求, 王村长也没心软。

    他好像老了十岁,苍老的脸上全是沟沟壑壑,就一直这么看着姑姑和外甥闹腾,直到他们哑了声, 这才说道:“如果是我自己的东西, 姑姑,就是全送给你糟蹋也无所谓, 只当是我偿还你的恩情。但蜂蜜酒这个产业是全村的指望,大家都要靠着这个养家糊口,我就是再不要脸,也不能拿别人家的砖,盖我自家的房子。这次的事情,外甥要付全部的代价。”

    偷盗商业机密, 告到衙门去是要打板子, 罚款和坐牢的, 根据事情的轻重刑罚不同。也不是王村长一个人说了算的。

    王村长说完这番话,深深吸了一口气,扭头就走, 把哭声都抛在脑后。这事还不算完, 那几个跟外甥相处的好, 不经意透露过零碎消息的同村, 都被结清了酬劳, 客气辞退了。

    那几人平白丢了这么好的活, 还不知道要怎么闹, 以后外甥的日子,清静不了。

    涉及到处罚,林屿没有出面,都是听康平事后转播,康平自己也唏嘘不已,“就为了一个不争气的亲戚,闹的晚节不保,王村长也是可怜。”

    “所以越是位高,除了约束自身,还要约束亲友啊。”林屿随口回答。

    康平若有所思,好像明白了为什么不管再忙再累,林屿也会抽出时间来,去巡查他挂名的店铺,因为一旦出事,牵连的是自己。

    “那如果产业越来越多,那不是忙不过来?”

    “这种事情就需要引入管理人,让他们去做管理,你再去管理他们。而且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林屿说道,“不然累也累死了。”

    “也对,人要善于创造有利的环境嘛。”康平很快把这个话题绕到别的地方。

    *

    王村长的外甥最后被打了二十大板,然后罚了一大笔钱,这还是他积极举证,转型做污点证人的结果,而那个生产假酒的作坊被罚了一大笔钱,钱没赚到,还倒赔了。

    案件判处之后,白知州过了一些时日才得到消息,气咻咻的觉得判轻了,毕竟秘方泄露导致作坊倒闭的话,造成的经济损失不计其数。

    林屿还要反过来劝他,“大人,不能以未犯的罪行,给已知的罪名加罪啊。”就算他没读过几本律法书,也知道这样搞不行。等于是一个人敲了另外一棒子,你非要说可能会导致受害人失去自理能力,对未知要求赔偿。

    “是我气急。”白知州也就是跟林屿关系好,才会随口吐槽,刚才怒气上头而已。

    “我知道,现在商业纠纷其实越来越多,次数也越来越频繁,前无成例,有时候县官大人也很难判断,毕竟每个人感受不同。如果能有一个标准就好了。”林屿说道,这就是知县会被叫做父母官的原因,做事全凭他心意,是轻是重其实很难下手。

    “等等,你刚才说什么?”白知州突然说道。

    “如果,有个标准就好了?”林屿重复。

    “对啊!”白知州霍的站起,一股豪情从胸中涌起,“前无古人,不代表后无来者,我为什么不能当这个来者?”

    “大人是说,准备自己来编写这个标准?”林屿没想到一个刺激,白知州都准备直接来一套商业法了。

    白知州没有领悟到林屿的想法,但他心里有个朦胧的念头,“也算不上编写标准,我哪里那个能耐?不过是想把这些年遇到的关于商业纠纷的例子记录下来。没错,就是记录下来,做个参考。”如果说编写律法,他可没那个胆子,话又说回来,这件事算是哪个衙门的职责范围呢?

    白知州甩开满脑子的胡思乱想,只说自己想要收集一些案例,出版一本册子而已。

    林屿觉得,一口吃不成胖子,哪怕是参考案例,也是很值得的,现在每个地方的商业交流越发的发达,互相交流频繁,也不是人人都规矩做生意,总有走捷径钻空子的,如果能够这么一本册子,最起码能够起到好的作用。

    “那我可以多收集一些案例,给大人做参考。”

    “对,商户的例子我需要,判案的例子我也需要,双管齐下。”白知州已经开始摩拳擦掌,迫不及待想要动手撰写。

    他也没有旁的爱好,只希望自己的名声能够流芳百世,后世人提起他时,能够记住有这么一个人。

    不过此刻的白知州还不晓得,阴差阳错下他实现了这个愿望,即使过去千年,他编写的这本册子被誉为第一代商业法的雏形,甚至第一版的原本,被拍卖出过高价。

    那本价值两千万的书册,不过是一中年一少年,在书房里随口聊出来的。

    既然答应去收集案例,林屿就会好好把这事做全做好,不光是他自己遇到的,他还给所有认识的商家都写了信去问他们有没有类似的事情,就跟上次收集诈骗案例一样。

    做生意不光要跟客户打交道,还要跟诡计多端的同行交流,这一去信,自然是雪片一样的回信,人人都有苦衷要说。

    不过林屿暂时收不到这些信件了,因为西瓜第一批开始成熟了!

    敲西瓜辨认熟没熟,曾经是买瓜人的习惯动作,哪怕自己完全搞不懂有什么区别,也要在瓜主面前装模作样一番,一本正经的说,这瓜好像不怎么熟换一个,然后再付钱。

    林屿以前就这么干过,就好像不会看挑称,也要凑过去看一眼,装装内行。

    不过现在他学会了看称和挑瓜,有清脆的咚咚声,就是西瓜成熟了。第一个瓜成熟时,林屿亲自切来,把西瓜一切两半,用勺子挖着吃!好好的过了一把瘾。

    康安直呼浪费,这一个瓜能卖多少银子!跟吃银子差不多。

    “吃到自家人肚子里,那就不算浪费。”康平给自己塞了一口红红的瓜瓤,直嚷嚷:“再说了,当初成本才多少啊!吃!”

    康安挖一勺吞一口,觉得每一口都是吞金咽玉,无比金贵。

    “对嘛,自己吃高兴才是真的,就是可惜西瓜保存不久,也不知道楚楚跟希希能吃上吗?”希希这边,听说她跟沈东篱去临近州城参加画展,而楚楚那边路途遥远,如果她出了门,可能西瓜送到也会坏。

    康平含糊出主意,“做成西瓜酒吧,还能放几个月。”他还能跟着品尝两口。

    “西瓜酒的话成本太高,卖就算了,还是自家人留着喝。”林屿小嘴一抹,下午就切了两个瓜,用纱布过滤出纯果汁,加了蜂蜜会过甜,只用昂贵的绵白糖调味,做出两坛子西瓜酒。

    “等我们回来时,这西瓜酒就该能喝了,只当是庆功吧!”林屿把坛子搬到库房里,意气风发的说。

    “走,出发!目标,金州城!”

    金州城就是他们第一个目标地址,因为这里足够繁华富裕,舍得花钱的多,追捧潮流的人多,而在这里,康安一口气谈下了五百斤的订单。

    好瓜得用快船,时间就是金钱,他们租了一条快船,虽然租金昂贵的林屿眼睛疼,但是很值得,只花了两天就到了金州。

    船一到码头,康安站在船头,指了指码头旁边的一个角,“我跟客户约好的地方在那里。”

    “嗯,走,去会会他们。”林屿点头道,跳板一搭好,他们先下了船,康平负责留守,毕竟那么大一船货物,没个管事的可不行。

    二人到了约定点,礼貌的问道,“这里是聚兴酒楼的掌柜?”

    一个穿戴不俗的中年男人接话,“是,这里是聚兴酒楼,你们是?”

    “你们定的货物到了,麻烦拿出契约,找人接手吧。”康安彬彬有礼的说道,同时把属于自己的那份契约展示出来,那位掌柜眼睛都要脱窗了,反复再三确认:“真的吗?真的是五十斤西瓜?”乖乖,这才几月份,就有西瓜了?

    “你亲自去看一眼就知道了。”康安不慌不恼,邀请掌柜亲自一瞧,考虑到这里是码头,客来商往,掌柜的也不怕闹幺蛾子,大着胆子就去了。

    康平在船上正无聊,一晃眼就瞧见哥哥们回来,连忙高兴的迎上来,听说有人要看货,主动拉开仓库门,展示用竹筐装好的,翠绿翠绿的西瓜。

    “都在里面呢!随便看!”

    那种浑不在意的态度,让掌柜也没当一回事,等他放眼一看,立刻被里面一整个库房的西瓜镇住了。他不可置信的揉了揉眼睛,再揉一揉,东西还是没变,仍然放在那里,入眼全是青翠的颜色。

    瓜,全是瓜,这得几千斤吧?而且全是稀罕货,如果稍一加工,他们的酒楼能卖出多少银子?而且,这头一岔的稀罕劲儿,更是求都求不来的。